3月30日14时25分,搭乘8个冷链集装箱的20038次列车从广西防城港站缓缓驶出,预计3天内将到达重庆江津小南桠站。这是广西今年开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首列海产品冷链物流专列。
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欧洲铁路交通联盟合作共建的中欧高铁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9日在广西柳州市揭牌。
今年1至2月,广西北部湾港(本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4006.09万吨,同比增长12.3%;其中集装箱完成81.95万标箱,同比增长41.69%。
“广西有临近东盟市场的地缘优势,人力、土地成本较低,适合香港人到此投资、创业。”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广西会长潘家穰,3月25日晚在广西柳州市考察投资推介交流会上表示。当天,潘家穰带领来自中国香港(地区)商会的二十多名企业家代表走访广西柳州市、桂林市等地考察、投资。
3月17日,记者从北部湾港集团了解到,根据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数据统计的2020年全球前2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榜单日前出炉,北部湾港一举迈入前20行列,位列第19名,成为榜单上唯一的新面孔。
南宁海关16日介绍,2021年前2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858.8亿元人民币,增长68.8%,增幅较全国高36.6个百分点。东盟继续占据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前2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445.7亿元,增长98.2%。
3月13日15时,搭载着49个40英尺集装箱的21028次重型机械中欧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重型机械中欧班列,开辟了“南宁—西安(新筑)—努尔苏丹”的新线路。
全国两会期间,两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广西主动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抢抓机遇,加快构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推进中国-东盟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广西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范世祥10日表示,广西将全力推动建成面向东盟的保险集聚区、跨境保险创新示范区、保险创新产业园区。
广西5G产业联盟8日在南宁成立,该联盟旨在助力构建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十三五”期间,桂林市大力发展罗汉果加工产业,将罗汉果打造成桂林特色农产品优质区域公共品牌,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桂林罗汉果全产业链总产值已超100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加工、集散和出口基地。
广西交通运输厅2日披露,“十三五”以来,广西干线铁路“五纵五横”主骨架初步形成,跨境公路加速建设,连接东盟国家的陆路新通道不断完善,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广西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向纵深发展,将城镇困难群众纳入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教育救助、基本住房安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六条保障线”和临时救助、社会资源帮扶“两个全覆盖”救助帮扶范围。
记者从28日举行的广西2021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今年广西将推出107项改革举措助力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广西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1.9%,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广西累计减免港口建设费6.03亿元,累计减半征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131.24万元。
南宁海关隶属邕州海关7日介绍,1月6—7日,一批重800斤,货值27969元人民币的火龙果,经海关检疫合格后启运出口荷兰。这是“广西火龙果”首次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
金黄椭圆的金桔在薄膜大棚内刚刚成熟,上百家经销商已齐聚地头争相抢购。在广西阳朔县,金桔种植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2020年,广西全区650户纳入国家调度范围的国有“僵尸企业”全部实现出清,为盘活国有资本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显示 755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