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工业和服务业经济的自动化进程是合适的选择。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状况出现不必要的加速。无论如何,暂停针对的都是替代劳动力的技术,而非改善人力工作的技术。目的并不是要推迟数字化,而是要避免出现可能对经济和社会造成永久性创伤的失业状况。
数据科学、技术和数字平台可以成为促进包容性社会和经济的工具。各国政府、慈善机构、企业和发展机构现在必须迎接挑战。技术、数据科学和数字准备是有效应急的关键要素,也是维持长期恢复力的基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已经在利用数据和数字平台加快疫苗开发,进行快速临床试验,以及使用可移动工具追踪接触者。
由于向数字经济过渡是欧洲和中国的战略目标,因此强调互补性以建立中欧数字对话和达成协议符合双方的利益。现在,中欧双方都有一个具体的机会,可以维持双边数字对话,改善中欧关系并缓解持续的紧张局势。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的应用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亟需以崭新的政治视角思考世界。
冠肺炎疫情正在对外交和国际关系,包括外交过程和外交政策的内容产生重大影响。新冠病毒就像一个催化剂,加快了已经存在的趋势。疫情迫使外交面对迄今被忽略的各种国际议程之间的冲突,结果可能导致更加深入的外交数字化。
从工业革命开始,技术革新持续稳步加快。在这个时代,经济和社会都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方式可以追溯到对当时基本的和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对流向该要素的经济租金的支配。数字化的变革正在引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基于新的基本资本——数据的新技术又一次重新调整了经济秩序。
最近的事件表明,新冠病毒在中国引发痛苦和不幸。而且不断增加的全球经济成本也刚刚开始被感知。然而,中国的一个行业显然仍在全速前进。那就是中国在加快建设的包括5G 和LPWA(低功率广域)网络在内的先进通信基础设施。
在中国,视频会议普及速度高于日本。VooV是与Zoom和Skype同样的视频会议软件,VooV应用实现日常化。企业高管也理所当然地使用视频会议软件。日本方面曾担心召开重要会议之际出现无法顺利登录等情况,但实际上VooV保证了会议顺利召开。看似传统的工厂工作人员很自然地进行数字化武装。
对于各国政府而言,由于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加剧,2020年极具挑战性。通过让熟练工人在家办公,远程办公使一些企业得以生存,但低技能工人在这些方面没有机会。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全球20亿非正式部门的低技能工人十分无助。由于缺乏数字素养、没有电脑、网络不畅和职业性质,许多低技能的工人无法过渡到远程在线办公。
欧盟领导人强调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认为这对欧盟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至关重要。确实如此,协调欧盟的绿色和数字转型政策具有巨大的潜力,应该成为欧盟创建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经济努力的核心。欧盟委员会提议的绿色协议已经认识到这两种转型的紧密联系。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带来了经济和社会趋势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将是永久性的。各种规模的企业必须学习如何自我导航,才能保证生存并继续发展。如果将中国作为预测模型,我们可以说,加强本地生产、生产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可持续性等,将成为得到企业重视的一些趋势。
人们在谈论中国成功的“战”疫经验时,通常会突出它所采取的限制措施:对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隔离封锁。但鲜为人知的是,超现代化的技术也为中国打败疫情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而在这点上,我们远远落后于中国。
中国央行试点引入“数字人民币”,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国家数字货币的主要经济体。这项金融创新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重塑中国经济并提升中国战略地位。美国若对此不作为可能会削弱自身战略影响力。
当前危机证实了技术———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在隔离和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维持人员、社会、专业命脉以及抗击疫情的作用。然而,伴随经济复苏而来的是工业和服务业领域渴望掀起新一轮使用自动化替代人力的热潮,这样可能会对社会行业和最脆弱的经济体造成危害,暂时增加失业率,导致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
新冠病毒大流行深刻改变了劳动力市场。若干职业出人意料地“过气了”,被其他职业取代。在疫情蔓延期间,最缺人的岗位可以说是测温员。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金融管理教研室教授康斯坦丁·奥尔多夫对今日经济网表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转而采用新的技术、工业和商业模式———的过程中少不了一场大灾难。
自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多项旨在与病毒作斗争的科技计划。民间社会和企业界都参与到这些计划当中,而技术创新部门则发挥了主导作用。新冠病毒大流行凸显出高科技的重要性,尤其是3D 打印、远程医疗和“区块链”计划将迎来阔步发展。
《联合早报》7月30日报道:一项研究显示,到了2024年,本地中小企业数码化可以为新加坡经济增加230亿美元至240亿美元(320亿新元至330亿新元),并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对外交和国际关系处理,包括外交过程和外交政策的内容产生重大的影响。疫情或加速推动外交活动更加深入数字化。但这一过程并非易事。各国不希望让其他人从其公民那里收集数据,但他们也不愿意信任外国政府为他们收集的数据。
“数字”对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民众无法获得以民众为中心、直观和可获得的数字服务。疫情增加了数字工具和电子服务的重要性,因为许多人需要在政府封锁期间获得各种公共服务。对数字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使数字化挑战更加明显。
显示 470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