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的全球个人防护装备(PPE)短缺的问题,并给出了政策建议。本文介绍了防护服、医用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的供应链的情况,探讨了个人防护装备供应链的瓶颈,以及政府和企业如何就此展开应对的问题。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目前全球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受到波及。在抗疫局势不断恶化的当前,有必要建立抗疫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各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4月8日刊发该报记者署名文章,称在中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曲线趋平之后,中国企业在继续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的同时,正努力重启。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7日发表文章称,中国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抗击疫情。
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美国的优势在于分散决策,包括政府政策体现出的联邦制和私营部门战略体现出的多样性。州政府应该就企业停业问题做出决定,但若企业能够以安全的方式重新开业,州政府应该允许企业灵活经营。
外媒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此背景下,中国采取措施,严防“第二波”疫情的发生。
外媒称,经过两个多月的封闭,中国湖北省25日起逐步“解封”。从25日零时起,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区解除离省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
日本《读卖新闻》25日报道称,中国积极支援他国抗疫,有助于提升其国际形象。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它对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国家(比如委内瑞拉)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最为严重。委内瑞拉卫生、水、电力和经济系统方面的缺陷正不断暴露出来。而且,除了新冠病毒带来的影响,油价下跌令该国石油业的境况进一步恶化,加剧人道主义危机。
外媒称,中国正在迅速采取行动,助力经济形势重回正轨。
英国《卫报》网站3月19日发表题为《中国的新冠封闭策略:严厉但有效》的文章称,当中国宣布要封锁新冠疫情中心武汉,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但近两个月过去了,中国的做法被证明是正确的。
外媒称,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的背景下,中国正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
意大利只是提前了几周暴发新冠病毒。其他欧洲国家可能很快也会遇到类似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欧盟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是紧迫的。只有通过共同行动,欧盟国家才能尽最大努力遏制病毒的传播并降低其社会经济影响。一旦疫情结束,欧盟就需要采取联合行动,以便在这次冲击之后恢复经济秩序。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7日发表社论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彰显出其有能力挺身而出应对一场艰难的全球医疗卫生挑战。
中国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茅台集团捐赠了1.14亿元抗疫,但其他酒企走得更远,宜宾国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消毒剂,旗下的两条装配线每天可生产25万瓶消毒剂。据悉,该司还在制定开设永久性消毒剂包装车间的计划。在中国,并非只有酒类企业“不务正业”。
如果病人有潜在疾病,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更高。这时穷人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哮喘、心脏病、肾病、与吸烟有关的肺部问题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在这些人群中都更为普遍。由于费用或就医便利等原因,低收入家庭不太容易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可能导致推迟必要的治疗。
文章认为,到目前为止,就遏制疫情而言,印度的表现还不错。但是,印度应为疫情可能指数级扩散做好准备。这意味着采取严厉措施来加强社会隔离,如关闭学校与禁止公共活动等。即便遏制疫情的努力不会完全成功,也必须采取行动减缓其传播速度。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日报道称,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经验。
境外媒体称,在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之际,抗疫经验丰富的中国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为疫情较严重的国家送去大量医疗物资。
韩国经济因新冠疫情放缓。2月份,受新冠疫情蔓延的影响,韩国出口呈低迷态势,主要原因是对中国出口的减少以及中国零件供应中断导致的汽车生产收缩。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不断下调,表明外部经济环境正在恶化。
显示 11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