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一路高歌猛进,连续7年产销全球第一,累计推广突破千万辆大关,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批中国汽车品牌迅速崛起。在快速市场化进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赶上世界一流水平,并开始向世界输出“中国智慧”。
5月27上午,国轩高科第十一届科技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张宏立在年度科技报告中披露了公司前沿固态电池量产在即、获大众定点等信息。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82.81亿千瓦时,其中外送新能源104.54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27.3%,较去年同期增长1.95%。
11日于武汉举行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对接会上,3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湖北,总金额661.73亿元(人民币,下同),涉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中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新能源等领域。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高歌猛进,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新能源电池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关键组成部分。基于拥有六成以上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所需原材料,“中国镍都”甘肃金昌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体系。
4月16日上午,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通过“云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新能源及智慧风电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据悉,该项目由中广核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和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望江投资建设,总投资为130 亿元。
14日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289.25亿千瓦时。其中,外送新能源73.76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25.5%,超过四分之一。
近日,甘肃电网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通过青豫、陕武直流输电线路送往四川,支援四川枯水期电力供应。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提升海外投资规模和质量、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项目群开发模式,越南宁顺正胜50MW风电场、新加坡腾格水库50MW水上光伏项目、摩洛哥Noor3 150MW塔式光热项目等助推我国新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
近日,巴西伯南布哥州联邦大学国际政治教授、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马科斯·利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些年来巴中经贸合作稳步提升,双方仍有巨大合作空间,未来可以在新能源、新技术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28日介绍,2021年,该厅出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在北京、合肥举办专场推介会,全年会见客商308人次,形成项目444个,总投资额3973.4亿元,其中签约项目199个,投资额近2400亿元。
巴西伯南布哥州联邦大学国际政治教授、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马科斯·利马认为,近些年来巴中经贸合作稳步提升,但是双方仍有巨大合作空间,未来可以在新能源、新技术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巴中之间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初春时节,毛乌素沙地边缘的荒滩已经热闹起来,位于其西缘的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一片采煤沉陷区上,工人们正在架设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不久的将来,占地6万亩的大型“光伏+生态治理”电站就会拔地而起,使采煤沉陷区“荒漠地”变成“绿财富”。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行动进展顺利,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开工和获批规模突破4000万千瓦,其中保障性并网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7%。
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截至2021年底,青海省电力装机达4286万千瓦,其中,水电1263万千瓦、光伏1656万千瓦、光热21万千瓦、风电953万千瓦、火电39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0.83%,新能源装机占比61.36%,持续保持全国最高。”22日,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周武在青海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
作为新能源大省的甘肃,近些年立足自身的优势,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连续多年为相关国家提供新能源方面的培训,推动中国新能源技术“走出去”。
记者10日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这一消息。新能源装机容量首超千万千瓦主要得益于吉林省推出的“陆上风光三峡”工程。
记者29日从宁夏推进能源转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出台《关于支持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瞄准能源产业发展前沿、立足宁夏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助推宁夏能源转型发展驶入快车道。
显示 285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