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连续9年全球产销量第一。在制造业大省江苏,2023年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达1949亿元,规模全国居首,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6倍。
7月25日,比亚迪在河南开封举行“宋LDM-i及2025款宋PLUSDM-i”上市发布会。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稳定而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成为建设重点。汽车与能源网络的产业融合催生新商业模式,一款全自动驾驶的充电机器人近日亮相上海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让我们跟随新华社法籍记者哲瀚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7月17日,由亚太智库、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广汽集团等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研讨会在泰国罗勇府新竣工的广汽埃安泰国智能生态工厂举行。
7月4日,比亚迪泰国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同时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在泰国工厂迎来下线。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了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
目前,拉美国家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市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拉美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电动车企在为拉美消费者提供多样化消费选择的同时,不断推动拉美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为中拉绿色合作注入动力。
欧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厚的合作基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绿色目标实现上理念契合,中国是助力全球和欧洲绿色转型进程不可或缺的伙伴。
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作一年一度“盟情咨文”演讲时表示,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得益于车企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找准了定位,抢得了先机,逐渐形成三大竞争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投入研发,技术迭代迅速;基于中国制造基础,中国新能源汽车构建起完备的产业链;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建立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
6月19日,欧盟中国商会与中经社上海总部在布鲁塞尔联合发布《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报告》调查发现,尽管近年来中国品牌电动汽车数量在欧洲市场有所增长,但市场占有率被“选择性”夸大,中国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仍不高。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欧盟中国商会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联合发布《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
马耳他汽车经销商哈桑-扎米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德古阿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凭借其技术先进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在马耳他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这有助于推动马耳他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
6月3日,中国电动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在伦敦再次开设新的销售店。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在伦敦开设了三家用户体验和销售店。
5月30日,江淮钇为迈出了直连用户、全面To C的关键一步——全国首家直营店在安徽合肥盛大开业,开启了江淮钇为创新营销服务、探索全新“双销”模式的新起点。
5月28日上午,2024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长丰县下塘镇比亚迪园区启动。此次下乡指标超1100辆,覆盖比亚迪、蔚来、长安、江淮等车企旗下近60款车型。
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政策鼓励引导,新能源汽车在中东国家的销售增长明显。其中,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凭借高配置、高性价比,受到越来越多中东地区业内人士和普通消费者青睐。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兼比亚迪美洲地区总裁李柯14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接受新华丝路记者专访时表示,包括墨西哥在内的拉美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竞争激烈,不过发展潜力十足。
无论是匈牙利的“向东开放”战略,还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有助于提升国家间互联互通水平,都在以贸易、投资等多种形式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
4月20日至24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赴新加坡、泰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低碳汽车调研,并于23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组织召开“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合作交流会。
显示 392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