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中国一直通过已建立的国际论坛积极推动国际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中国的参与有助于促进全球标准趋同。
RISC-V是通过国际合作开发的开放标准。参与RISC-V等国际标准被认为能够使公司对其知识产权保持更大的控制,并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创新。
除了军事应用,脑机接口的商业化还带来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仔细考虑。
近日,在第十四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上,绿城中国、星河湾集团等房地产企业应邀进行主题演讲,与同业分享“新阶段、新模式”下的探索、实践与创新。
作者认为,东盟各国政府、网络专家和商界领袖应该统一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看法,并认识到采取统一、协调的方法的紧迫性。东盟有机会通过促进信任和透明度,支持欠发达经济体,将网络韧性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来增强关于网络韧性的凝聚力。
记者2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通过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引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创新发展。
随着世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制定国际标准只会变得更加重要。这项工作落在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的肩上。
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法国希望与中国在化妆品通用标准方面进行合作。
记者6月1日从工信部获悉,《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获批发布的区块链技术领域国家标准。
非洲棉花认证(CmiA)是纺织行业内的一项认证倡议。CmiA与其姊妹计划“更好的棉花倡议”(BCI)一样,力求确保棉花生产过程符合特定的环境和社会条件。该政策简报反映了CmiA的引入对已认证农民的影响,以及该标准在成功上市后面临的挑战,并为可持续性标准吸取了更广泛的经验教训。
记者25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意识显著增强,综合效能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品牌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贡献持续加大。
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化中心(日内瓦)经过一年筹建,于28日在瑞士日内瓦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成立周年活动当日在中国天津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有色金属标准项目论证会暨标准工作会议上,由中铝洛阳铜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牵头制订的33项国家有色金属重金属分析标准顺利通过论证复审,其中23项国家标准结论为继续有效,10项申报修订的国家有色金属分析标准项目同意推荐立项。
4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泰山区食品生产企业“三标”工作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耕点赞。
《华尔街日报》12月21日报道,拜登政府提高了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燃油效率标准,这是缓解气候变化和推动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发展的努力的一部分。
2021年初,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独立承接了“城市之星”翻新工程,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欧盟寻求为人工智能监管制定黄金标准,并保持技术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一个以国家和企业竞争以及支离破碎的复杂监管制度为特征的拥挤格局中前行。
到2030年,中国政府将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在汽车芯片领域,如今日美欧巨头具有优势,中国国产比例仅为一成左右。中国将在10年内推动企业间合作,建立以国产替代进口的机制,构建不受美国出口管制等影响的国内供应链。
显示 8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