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欧洲首家鲁班工坊——英国鲁班工坊验收评估会议在天津召开。专家组按照验收评估办法,从项目建设与管理、取得成效与特色等多方面对英国鲁班工坊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英国鲁班工坊以优异成绩通过评估验收。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能源困局缘于欧洲经济部门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及可再生能源供给不足等结构性问题。虽然欧盟提出了应对措施,但建立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尚需时日。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问题加剧了能源转型的复杂性。
欧洲能源价格的快速增长推高了通货膨胀,即将来临的假期也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中。
今年以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主要原因在于补贴力度加大。
近期欧洲能源市场拉响供应警报,天然气短缺情况加剧。随着冬季供暖季的到来,天然气价格和电价大幅上涨。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10月12日表示,俄方一直以来都是欧洲天然气的可靠供应方,俄方愿意与欧盟合作,避免能源价格上涨。
有研究显示,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低迷后,全球企业正在大幅增加投资,而上一次出现类似的高速增长还是在 2007年。在欧洲,汽车、半导体和电信成为投资高增长行业。气候政策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后需求强劲反弹同时伴随供应瓶颈,以及超低利率成为投资形势反转的先决条件。
历经8年22轮正式谈判、上百次非正式磋商,2020年9月14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签署,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生效。协定签署一年来,不仅为中欧产品打响知名度、得到更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促进中欧经贸合作注入了更多新动力。
9月16日,安永发布《欧洲外国直接投资审查规定系列指南》。
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透露,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经铺画运行线73条,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4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全境,沿线国家纷纷参与合作,分享这列中国快车带来的红利。
中欧班列“武汉—加里宁格勒—汉堡”快线于15日首发,这是今年中欧班列(武汉)继开通波罗的海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班列之后又一个联通波罗的海的新通道,成为中欧班列(武汉)通往欧洲的新枢纽。
近年来,中爱务实合作态势喜人。中国驻爱尔兰大使馆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爱全行业累计直接投资达到11亿美元。
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在疫情和政策多重不确定因素交织的背景下,“向东看”依然是欧洲经济复苏的最优解。
从汽车市场到日用消费品领域,欧洲跨国公司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继续取得不俗业绩,助力其全球营收同比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中国市场和需求得以快速复苏,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为此,欧洲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资意愿持续增强。
疫情下中企品牌国际化在欧洲或迎机遇。
德国和欧洲的企业格局正面临大规模重组。专业机构表示,最晚今年秋季德国大选后,以德国和法国为轴心的欧洲将开启新一轮大型企业跨境交易,其规模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后水平。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 月14 日发表一篇题为《欧洲雄心勃勃的新气候议程将如何影响企业》的文章指出,欧盟计划到这个10 年结束时,使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以上。这一减排计划将涉及欧盟的几乎所有行业,对就业、消费者、企业及欧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7月26日,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在中车株机公司出厂发运。该动车组将从上海通过海运运抵德国,计划2023年在奥地利、德国、匈牙利等5个国家的铁路线上运行,满足欧洲铁路互联互通运输需求。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7日发表视频声明说,欧盟已有70%的成年人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57%的成年人已完全接种,这个进度与既定目标相符。
正在中国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24日宣布,将意大利绘画之都帕多瓦以及包括7个欧洲国家11个城镇的欧洲温泉疗养胜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好消息受到欧洲多国欢迎。
中国车企比亚迪公司在英国的合作伙伴客车制造商亚历山大·丹尼斯(ADL)19日与爱尔兰国家交通管理局(NTA)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为NTA提供200台Enviro200EV纯电动单层巴士,首批45台将于2022年开始交付。这是爱尔兰迄今为止最大的纯电动巴士招标项目。
显示 757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