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海上一个多月的旅行,首批千辆上汽MG“全球纯电超能跨界车”于9月2日上午抵达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开始卸装作业。
近期,欧洲通胀水平不断攀升,屡创新高,导致消费不振。同时,欧盟为应对能源供应紧张提出的“开源节流”措施也饱受质疑。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夹击下,欧洲经济前景愈加黯淡,衰退风险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不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都选择从挪威登陆欧洲大陆市场,而且很少在当地设立自己的生产设施,市场表现也远不及早已深耕欧洲的韩系、日系车企。但近来德国却对中国车企在欧洲地区的最新动向给予了高度关注。一些专家甚至警告,中国车企加速进军欧洲市场未来将对德国车企构成威胁,尤其是在入门级和中档汽车市场。
10月21日一早,上海外高桥海通码头上,1000多辆中国汽车企业专门为全球市场定制的MG MULAN正在列队缓缓驶上坡道,即将远渡重洋,“抢滩”欧洲市场。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以来,多地开行中欧班列新线路,优化通关模式,打通与欧洲经贸往来陆路新通道。
负责“北溪-1”天然气管道运营的北溪AG7月1日发布通告,2022年7月11日至21日,将暂时关闭“北溪-1”两条天然气管道支线以进行定期维护。受此因素影响,俄对欧供气量7月份将大幅缩减,或加剧欧洲市场天然气短缺。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近期发布的数据,目前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的34%,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瑞典一家汽车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达230万辆,同比增长66%,占全部新车销量的19%,2019年占比仅为3.6%。
据欧洲专利局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1年收到来自中国的16665项专利申请,再次创下中国在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数量新高,同比增长24%,在30个主要专利申请国家中增幅最高。
6日,首批经土耳其发往欧洲的“卡航”出口货物,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新疆喀什发车。
尽管民主党一贯打压传统油气行业而发展新能源,但地缘政治现实促使美国总统拜登在日前出访欧洲之际与欧盟达成向欧盟大幅增加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并同时发展新能源的长期战略计划,美国LNG产业预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疫情等挑战,欧洲实体书店致力于推动转型升级、探索多元化发展,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为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一些国家日益重视实体书店的文化空间和社交功能,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促进实体书店复苏。
记者15日从汉堡驻中国联络处获悉,汉堡经济与创新部(BWI)日前提出了绿色氢气进口战略,旨在到2030年将汉堡打造成为德国和欧洲的绿色氢气进口中心。
近期,受乌克兰危机升级影响,欧洲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不仅在伦敦上市的俄罗斯企业市值暴跌,市场也在担忧欧洲油气供应可能出现危机。
进入2022年,欧洲经济有喜有忧。一方面,经济复苏势头延续,欧元区经济产出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多国通胀率创下新高,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疫情“海啸”,都给经济复苏前景蒙上阴影。 通胀压力仍将持续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2月欧洲新车销量为95万辆,同比下降22%,连续第六个月下滑。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2021年仍给世界各地经济带来冲击,但受益于中国经济率先反弹、有效疫情防控下充足商品供应、中欧班列等物流运输保障等多重因素,中欧贸易逆势上涨,体现出双方经贸合作的有效粘性和强大韧性。
从2021年跨入2022年,欧洲经济喜忧参半。复苏势头是否足够带动经济反弹至新冠疫情前水平?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疫情漩涡,会给经济复苏前景带来多少阴影?
记者9日从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获悉:2021年全年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占全国比例超过30%,运输超40万标箱,回程班列占比超50%,开行线路已可通达欧洲超百个城市。
2021年12月1日,欧盟发布“全球门户”计划,支持世界范围的基础设施发展,并计划于2021-2027年调动3000亿欧元用于数字、气候能源、交通、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联通项目。
显示 757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