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情况下,气候相关灾难确实加剧了与内部武装冲突和社会动荡有关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气候变化正在加速。未来的气候安全风险尚不确定,但可能远高于当前。
本文旨在根据气候科学,为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气候相关物理风险共识,为确定公众可获得指导意见中差距,以评估这些风险,并提出有助于更好进行风险评估,进而进行风险管理的潜在资源。
国家自主贡献(NDCs)是各国实践《巴黎协定》目标的主要工具,即各国衡量自身能力与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减碳目标,以确保人类能达成《巴黎协定》的总目标。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截至2020年10月提交的16份国家自主贡献书)如何讨论气候相关安全风险,并将其与2015年进行了比较。
拜登政府承诺,将引领美国联邦层面气候行动进入一个新时代,承诺扩大可再生能源,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本文讨论减排、清洁增长和能源可恢复力等关键措施,如何影响人们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的看法。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导致资产价值损失,设施运营成本增加和经济利益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各国必须让基础设施更具气候韧性,这样做最终是物有所值的。然而,目前旨在让基础设施资产具有韧性的渐进式变革已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人们亟需一种新方法。
除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之外,气候变化还对地缘政治稳定产生影响。虽然气候影响本身并不是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冲突背后唯一因素,但气候变化有可能加剧现有问题并增加不稳定性。
气候变化对地球构成前所未有威胁,需要快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这将影响劳动者和社区,并对社会产生更广泛影响。政府、劳工团体、投资者、公民社会和环境组织正越来越多地利用公正过渡原则来处理气候政策的社会影响,并确保劳动者和社区在这些变化中得到支持和赋权。
文章解释了贸易政策如何成为加强气候政策的杠杆,重新研究贸易工具箱及其气候效用,以及世贸组织关于影响贸易环境措施的现有判例。本文最后提出如何设计一个气候驱动的贸易议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冲突,并提出具体建议供决策者在短期内考虑。
中国和美国仍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他们都是创造低碳能源技术的重要贡献者。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清洁能源技术的市场和制造者。从科学角度来看,如果中国和美国都不采取积极行动,在未来10年减少排放,就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比气候变化更具全球性、影响更深远,或许也更令人生畏。然而,不幸的是,当气候变化问题在议程中上升时,多边主义的吸引力和活力正在下降。这很不幸,但也是个机会。一旦缺乏目标,机构就会衰退,而应对气候变化可能会赋予多边体系新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地球适宜居住,也是复兴多边主义的一项战略。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带领整个政府应对气候危机,这让人受到鼓舞。“气候内阁”提名名单中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之一是,它将给联邦政府带来州级气候领导力方面的经验。新一届政府和国会应学习各州在实施变革政策方面的经验,并且应该让各州现有的倡导联盟参与进来。
中东是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包括气温上升,水和食品短缺,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这些变化可能加剧区域不稳定,导致难民大规模迁移,并为恐怖组织创造舒适的条件。为解决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色列必须将该议题纳入其核心国家安全议程和讨论中。
如今,仍不清楚哪个联邦机构在俄罗斯气候政策上占主导地位。气候变化对俄罗斯广袤国土的影响并不均匀,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负责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公众越来越意识到这一挑战。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重大问题。关注气候变化的年轻人已开始发起自己的运动,或利用现有运动。商界也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风险。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0日宣誓就职后,当晚宣布包括美国重返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停止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多项行政措施。
气候变化对俄罗斯经济的威胁是双重的。随着世界转向低碳能源和碳中和,俄罗斯对碳氢化合物生产过度依赖是明显的弱点。气候变化将继续迫使俄罗斯内部发生变化,无论其领导人是否承认这一问题。随着主要能源出口市场加快环境政策制定,俄罗斯内部最直接、最重要的变革动力将来自外部。
政策制定者必须确保农业贷款机构采取适当保障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日益增加的风险。如果农业金融部门在发生气候引发的农业危机时得不到充分保护,农业银行将受到严重打击,影响农村社区长期信贷供应。为此,监管机构应确保农业金融机构正确分析和披露风险,并相应调整资本储备。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日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美中两国有潜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双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
2021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疫苗和药物将帮助摆脱大流行病。前所未有的救助和复苏计划有助于减轻新冠肺炎危机及相关封锁措施带来的痛苦影响。异常艰难的2020年过后,曙光初现。关于全球变暖,也存在一线希望。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13日说,亚投行将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融资比重,到2025年气候融资占比达到50%。
世界各国、州和地方政府、行业、投资者、保险公司和民间团体都需要更多地获取气候数据和分析,为重大决策提供信息。好消息是,已经收集到的信息足以让人们有信心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和建议美国联邦政府在收集和管理气候数据方面采取怎样的行动,以便为下一届政府提供指引。
显示 723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