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算的编制方法对如何将国家自主贡献(NDC)减排行动纳入政府支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气候变化相关支出是否已被囊括在国家预算中以助力早日实施“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方案?文章审查了四个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和乌干达的NDC政策和行动分配资源的证据。
水对于人类和环境而言必不可少。水在适应气候变化中还扮演着根本性的角色。作为一个跨领域的主题,水为跨行业实施2030年发展议程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随着全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欧盟和中国寻找深化双边经济合作的方式已经变得分外重要。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欧盟和中国共同承担着建立基于规则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以及其他多边合作形式的责任,特别是在打击气候变化领域。本文陈述了欧洲和中国智库应对到2025年欧盟和中国经济关系前景研究项目的主要结论。
在气候变化过程中,超级风暴会变得更加普遍。飓风从变暖的海水中获得能量;随着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导致降水增多,风暴潮也上升到新高度。如果各国不把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飓风“艾尔玛”的破坏记录可能会成为新常态。2015年通过《巴黎协定》是迈向零碳排放、能适应气候变化之未来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目前,很多国家缺乏按照《巴黎协定》充分履行义务所需的机构能力。本文研究了《巴黎协定》缔约方如何鼓励非缔约方利益相关者为透明度和责任制做出更多的努力,并使非缔约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成为新透明机制的一部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缔约方可以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能力进行投资。
“我通过此次访问亲眼看到了中国的城市是如何致力于低碳转型和生态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说,“中国正在引领着气候方面的行动。”
飓风“哈维”过后的恢复工作可能需要数十亿美元,国会议员正返回华盛顿就提高债务上限进行表决。然而,原本简单的任务——避免国债违约和联邦政府关门,以及通过年度预算——反倒像一个史诗般的挑战。一个自身或与总统在任何事情上都无法达成一致的国会在一件事上却意见统一:军队需要数十亿美元新资金。
过去几周,飓风“哈维”袭击了美国德克萨斯州海岸,迄今已确认死亡人数超过60人,而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大规模洪水已夺走1200多条生命。这些都是最近洪水和暴风雨肆虐的提醒。紧急救济和恢复工作无疑是当务之急。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些水文气象事件,唯一持久的应对措施是加强风险管理。
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机构体现了政府、非政府组织或企业等组织运作的基本规则和规范,并在人类和组织如何应对气候相关冲击和压力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例如,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民主关系影响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这些反应可以反过来影响经济繁荣、竞争力、生计和福祉。
森林是气候变化历史的自然英雄。森林吸收近三分之一的化石燃料排放物。但当人们把森林烧掉时,森林变得和烟囱一样邪恶,向污染日益严重的大气中排放碳。在气候行动的背景下,森林看似矛盾的双重角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激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也难倒了决策者。
海平面上升、洪水、极端风暴事件导致美国国内社区流离失所的现实已经到来,而且料会越来越遭。然而,美国联邦政府仍没有准备好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大的、不可否认的人类安全挑战。目前,没有专项资金、专门的领导机构或专门的政策框架来指导需要搬迁的社区。
G20峰会只是困难时期各国领导人的一次相聚,但世界领先经济体需要兑现气候承诺。诸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G20《非洲公约》等主要项目须融合可持续发展标准,否则将无法满足《巴黎协定》的目标。如希望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G20需要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低碳基础设施方面彰显领导力。中国在这方面的角色将尤为重要。
干旱程度、温度和紧张局势相继上升,潜在暴力冲突造成的威胁将随之而来。在东非,由于不断的干旱导致粮食歉收,冲突和不安全因素相继上升,2650万人口需要食物援助。人类的冲突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巧合。
巴基斯坦快速的气候变化趋势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缺水和粮食不安全等风险因素。气候变化给巴基斯坦的经济和卫生部门造成了严重影响。建议巴基斯坦政府改善全国排污系统,并向民众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给。政府还需要有良好的天气预报系统、季风策略,并正确执行《2017年气候变化法案》,控制季风造成的破坏。
亚太地区继续面临气候变化的影响。亚太地区的贫困人口占世界的大多数,这里的居民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讨论有关亚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最新预测,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系统,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本文还强调了现有知识的差距并确定了继续研究的途径。
当地时间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为期两天的法国之行。整个访问过程充满友好气氛,法美双方似乎暂停了之前在一些领域的摩擦与角力。但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次法国之行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法美关系还留有疑问。
亚洲开发银行和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14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联合发布报告说,若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置之不理,到本世纪末亚洲大陆气温将上升6摄氏度,这将对亚太地区的人类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涵盖了很多行业,包括能源行业和诸多能源密集型产业。该体系的限额分配规定以及欧盟和国家层面的气候政策使得对各行业的要求存在差异。作者认为,欧洲碳排放量的减少主要归功于能源行业。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不同成员国和行业产生不同影响。
气候变化威胁并不是一个“骗局”。还要许多涉及《巴黎协定》的工作要做。幸运的是,世界领导人团结一致,决心在协定下作出承诺并继续前进,这符合每个人的国家利益。尽管如此,未来道路上仍会有颠簸,但是地球的未来在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上。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代表全球气候行动的一次挫败。其造成的损害将更多体现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对气候政策或者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后者至少在短期内取决于国内气候政策。在政治层面,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受到了世界各国和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反对。
显示 732 条中的 661 到 6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