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国防疫措施带来的物流能力下降、国际贸易萎缩等因素,拉美港口年初的增长势头可能会放缓,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
“一带一路”倡议,为欧洲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给港口产业带来了巨大机遇。本期聚焦:德国不莱梅组合港、荷兰鹿特丹港、荷兰阿姆斯特丹港。
“一带一路”倡议同非洲的命运休戚与共,港口产业更是飞速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非洲正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努力,它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亮点纷呈、成果丰硕的地区。本期聚焦:埃及塞得港、摩洛哥丹吉尔地中海港、坦桑尼亚巴加莫约港。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纷纷与中国签署相关“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从中原腹地到西欧海滨,“一带一路”通过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交往等途径,将参与共建的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期聚焦:英国费利克斯托港、法国勒阿弗尔港、德国汉堡港。
“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和南非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不少国家期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带动经济转型,加速技术转让、创造更多就业。虽然各国国情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但大家在谋发展、谋富强的道路上是志同道合的。本期聚焦:沙特吉达港、伊拉克乌姆盖茨尔港、南非德班港。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与东南亚等国合作发展,携手推进项目建设,“一带一路”朋友圈更加团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本期聚焦:泰国曼谷港、菲律宾马尼拉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在携手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下,中国与东南亚等国合作发展的前景令人期待。本期聚焦:新加坡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泰国林查班港。
越南和马来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越南和马来西亚合作发展的前景尤为令人期待。本期聚越南胡志明港、越南海防港、马来西亚巴生港、马来西亚丹戎帕拉帕斯港。
开放是港口城市最显著特征。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意味着宁波必须进一步把港口最大资源、开放最大优势发挥好,继续当好改革攻坚、开放合作的先行者、排头兵。
山东港口青岛港航线新增、大船频靠,各级各部门在防止疫情通过出入境渠道传播的同时船舶抵离港班次、货物出入境数量等均逐步回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
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Frans-Paulvan der Putten发表题为《欧洲港口和中国的战略影响》的文章称,近年来,中国对欧洲港口的投资迅速增长。这一过程在欧洲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在欧洲港口影响力不断增长的意义以及欧洲如何应对的辩论。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国港口发展水平整体跃升,主要港口总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个枢纽港口建成世界一流港口。
天津港对外开放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共建共享的“生态圈”越织越密。7日,天津港集团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在天津滨海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新两国经贸合作,携起手来增强国际竞争力。
如果英国“脱欧”,往来于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卡车司机将会耗费大量时间办理海关手续。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和家人分离时间更长,他们带回家的工钱也会更少。正在英国东南部海港城市多佛等候进入英国的塞尔维亚卡车司机米罗斯拉夫·马塔西奇这样描述英国“脱欧”给他带来的影响。
针对港口和机场燃油污染问题,河北省积极推进港口和机场电能替代项目,用清洁电能替代燃油,打造“绿色港口”和“绿色机场”,有效减少大气和噪声污染。
厄瓜多尔《商报》7月11日报道,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厄港口货物吞吐量较2011年增长1.9%,但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9%。2018年厄港口集装箱设计吞吐能力为312万标箱,而目前利用率仅为70%。
孟加拉湾是许多主要港口的所在地,这些港口是印度东海岸经济和人口赖以发展和生存的生命线。然而,它们极易遭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本文研究了孟加拉湾三个港口的灾难恢复能力: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港、安得拉邦的维沙卡帕特南港和泰米尔纳德邦的钦奈港。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发表蒙田研究所亚洲项目负责人Mathieu Duchatel题为《中国在地中海发展蓝色经济》的文章称,港口投资是中国新海上丝绸之路在欧洲最明显的布局。未来几年,中国在地中海的足迹料继续扩大,但会受到更严格的审查,还可能面临阻力。
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地处黄金海岸线中段,水深港阔,四面环山,避风防浪,不冻不淤,是建设大型深水中转港和大宗物资运输集散地的理想港口。
显示 182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