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26日到11月26日,徐闻港开港2个月来,通过了“十一”黄金周车流旅客高峰期、台风天气来临等各种大考,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港口运营已步入正轨,承担琼州海峡交通运输主通道的作用,朝着智慧型港口方向大步迈进,主动高效融入海南自贸区发展。
11月23日,记者从汕湛高速公路云浮至湛江段吴川支线项目获悉,当天11:02,随着架桥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吴川支线板桥河大桥左幅第4跨第3片40米箱梁平稳落下,标志着广东省交通集团承建的汕湛高速公路吴川支线项目全线2173片箱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为项目路面无障碍施工夯实了“最后一公里”。
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当好沿海经济带的“引领者”,湛江有何独到的思路和做法?为此,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
雷州,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如今正焕发新活力,成为企业投资“热土”。
11月24日,记者从市政数局获悉,“粤系列”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在我市加速推广,“粤系列”平台呈全面加速发展态势,助推湛江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惠民利企优政“指尖”服务格局逐步形成。
11月23日中午,依然灿烂的冬日艳阳照射在位于吴川塘㙍的湛江机场迁建项目航站楼工地上,已开始敷设的顶层金属板熠熠生辉。在无人机镜头的俯视下,整个航站楼造型呈上昂的牛首形,显得“牛气”冲天。
11月23日19时30分,央视财经频道(CCTV2)《消费主张》栏目,再次聚焦湛江海鲜生蚝产业,介绍了湛江生蚝养殖加工业态、生蚝营养价值、生蚝为原料制作的美食,多角度展示了湛江生蚝养殖、加工及美食的制作过程,受到观众热捧。
今年以来,湛江海关紧紧围绕各项稳外资稳外贸政策,构建“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机制,全力助推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业务量持续3个月环比两位数快速增长。
11月22日,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一次成员大会暨城市合作组织第三次大会在茂名举行,共同探讨谋划以大健康为引领的北部湾城市群滨海旅游和现代农业两大共同优势产业合作大计。
11月22日,湛江市长曾进泽在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一次成员大会暨城市合作组织第三次大会市长论坛上发表题为“合作拥抱未来 携手迈上新征程”的讲话,呼吁北部湾兄弟城市进一步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携手开启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黄金时代”。
11月21日,在茂湛高速改扩建TJ4标施工现场,一台大型摊铺机不停地将垫层混合料平铺到路基上,由后随的多台压路机来回碾压、夯实。经过5小时的紧张作业,全线首段路面垫层试验段顺利完成摊铺,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路面施工阶段。
11月21日,记者从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一次成员大会暨城市合作组织第三次大会记者见面会上获悉,本次大会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落实《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立足北部湾经济区在现代农业、滨海旅游方面的最大共同优势,为推进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各成员城市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搭建新平台、创造新机遇、提供新思路。
记者日前从中国联通官网获悉,今年宝钢湛江钢铁中标工信部“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成为5G行业应用示范项目。
11月20日凌晨4时,经过20个小时的鏖战,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调顺跨海大桥顺利完成90号主塔上横梁混凝土浇筑,大桥门式框架完美成型,2021年建成通车指日可待。
11月17日,记者从湛江海关获悉,今年1—10月,进出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货运量47.48万吨,同比增长17%,货值约10.7亿元。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观测试验站”)名单,“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湛江试验站”赫然在列。
11月11日至15日,来自湛江的南亚所携17项科技成果包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与参会人员共同探讨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全新方向。
11月16日,中冶宝钢湛钢公司传来捷报——该公司自主研制的首台挖掘机智能自动化摊平装置安装试生产成功。该装置的研制成功将大大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对加快企业智慧工程机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四川省口岸和物流办公室等“13+1”省区市口岸部门,17日在重庆签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设合作协议》,明确将在便利化通关作业、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11月16日,徐闻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洽谈会,就相关事宜进行洽谈。
显示 1982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