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欧班列“红古田号”暨龙岩陆地港业务推介会日前举行,龙岩市将成为福建又一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龙岩市商务局官员4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开行中欧班列“红古田号”是该市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
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正助力湖南杂交水稻稻种快速抵达亚非拉各国。湖南省商务厅4日消息称,一批湖南杂交水稻稻种2日搭乘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从株洲北站驶出,将采用株洲-南沙港-卡拉奇港的铁海联运服务抵达目的地巴基斯坦。
3月4日16时18分,载有100台来自阿联酋原装进口汽车的203348次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广西钦州港东站出发,驶向甘肃兰州。
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后,结束了中国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也让老挝民众拥有了现代化的铁路,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出行。至今开通运营已有3个月时间,累计发送旅客170多万人次。
3月4日上午,在南宁国际铁路港集装箱作业区,3台龙门吊正在作业线路上将装有农用微耕机的跨境集装箱装上火车,这是当天第三批跨境货物装车。今年前2个月,中越跨境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14.55万吨,同比增加6.45万吨,增幅达80%。
兰州海关3日发布消息称,2021年,甘肃(武威)国际陆港进出口业务快速增长,武威保税物流中心(B型)受理进出口报关单、监管货运量、监管进出口货值均实现大幅增长,“天马号”中欧班列发运集装箱786标箱。今年,该关所属金昌海关将多措并举支持该陆港高质量发展。
3月2日1时55分,满载100个标箱、747吨出口货物的X8103次班列从沈阳东站发车,途径满洲里口岸,驶向俄罗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运输需求旺盛,辽宁地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度增长。
装载着52吨聚氯乙烯的两只集装箱1日晚间“搭乘”一列货物列车越过格库铁路最高海拔小站——依吞布拉克站,进入青海省境内,标志着新疆首批经中老铁路发运的货物顺利完成长途运输“第一棒”,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开拓新通道。
3月1日16时30分,一辆满载跨境电商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新疆喀什站出发,将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7天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这标志着今年年初喀什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首趟跨境电商班列顺利首发。
1日,哈尔滨海关发布信息,截至目前,“百年口岸”绥芬河口岸累计开行进出境中欧班列超过900列,进境班列到达上海、成都、郑州、西安等国内多个城市,出境班列到达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这支往返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在绥芬河口岸不断壮大。
义新欧班列“台州号”组货28日在浙江台州临海头门港站首发。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消息,日前,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站已正式开始办理货运业务。琅勃拉邦站成为继万象南站、纳堆站、万荣站后,中老铁路老挝段第四个开通货运业务的车站。
记者28日从合肥国际陆港获悉,一列满载安徽本土货物的中欧班列日前从合肥北站缓缓开行,将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别雷拉斯特。这是合肥中欧班列今年开行的第134列,也是开行的首趟“蚌合欧”城际定向班列。
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创8年来新高,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达29.7%。
26日1点30分,从中亚方向开来的一列满载钾肥的班列,缓缓驶向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经换装编组后快速放行,其将通过东亚至中亚多式联运通道迅速发运至江苏连云港,再通过海运发往日本。
“2021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1540.7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省的22.3%。”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安徽省自贸办主任张箭24日介绍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安徽自贸试验区)盯紧外资、外贸、市场主体、经济总量四个关键指标。
2月23日13时30分,编有30辆隔热保温集装箱的X79871次列车,满载着800吨宁夏本地自产牛奶,从青铜峡铁路货场鸣笛启程,一路南下驶向1000多公里外的四川成都城厢站,预计2天到达。这是宁夏开出的首趟牛奶隔热保温集装箱专列。
2月22日,江西上饶-荷兰鹿特丹中欧班列发车,这是自2019年上饶开行中亚(哈萨克斯坦)跨境货运班列以来,首次开行至欧洲的中欧班列。
22日,中老铁路(南京—万象)国际货运列车中粮专列开行。这也是今年江苏开行的首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
中欧(武汉)班列首次直达芬兰赫尔辛基。
显示 2369 条中的 501 到 5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