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动汽车正在东南亚国家崛起,成为当地市场的价格领导者。在政府支持下,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建立了大规模的生产线,现在,它们正在将生产规模的好处带到发展中国家。
尽管中国供应链短缺影响了生产和销售,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强劲的交付成绩为这一年画上句号。
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能源署《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的一些结果,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美国和欧盟这三大汽车市场轻型车电动化的主要趋势和驱动因素。
柏林蔚来中心17日正式对公众打开大门,这是蔚来在德国的首个、在欧洲继奥斯陆蔚来中心成立后的第二个用户中心。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蔚来在德国开设的第一家蔚来中心17日在首都柏林面向公众营业。这也是蔚来在欧洲开设的第二家用户中心。
电动汽车成为沙特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推动力。
然而,电动汽车使用量增加带来了新挑战。大多数电动汽车默认“无管理”充电。这种充电类型无法控制充电时间和功率,也无法满足当地电网的更广泛需求。智能充电改善电动汽车与电网关系很有前途。智能充电,或称车网融合,是指通过控制充电时间、功率输出和充电地点,来减轻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和成本技术。
东南亚地区的汽车生产国正利用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措施,竞相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和生产。
近日,肯尼亚最大的发电企业肯尼亚发电公司(KenGen)启动了推动肯尼亚运输业的脱碳计划,并购买了一批电动汽车进行数据实验。
尼日利亚网约车初创公司Metro Africa Xpress Inc.计划筹集1亿美元,用于在10个非洲国家部署电动汽车,以满足廉价、绿色的交通需求。
今年前9个月,中国出口超过20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超过50%。这不仅是因为西方汽车制造商把中国作为出口中心,而且中国本土品牌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
美国交通部下属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8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公司将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缺陷在美国主动召回超过4万辆汽车。
继手机、家电之后,电动汽车即将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新增长点?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25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达116.2%,实现翻倍。
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期主办了一场题为“印度电动汽车电池安全准备”的网络研讨会,以提高人们对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挑战认识和克服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研讨会小组成员就当前安全问题和印度更安全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前进道路所分享的见解。
新加坡交通部长易华仁2日在新加坡国际交通大会暨展会上致辞时表示,电动汽车在新加坡的应用比例已有强劲增长。
电池是电动汽车制造业的未来,因此每个拥有汽车行业的国家都在紧锣密地鼓修建自己的超级电池工厂。
20日,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政府周三批准了一项计划,将在三年内花费63亿欧元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作为实现净零排放的一部分。
世界排名第二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中国比亚迪公司17日宣布,将于今年在德国等地发售电动汽车,2023年将进军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中国长城汽车公司也将推出新款电动汽车。为争夺世界第二大的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美国特斯拉公司的竞争将全面展开。
要想让电动汽车需求量上升到足以减少碳排放的水平,马来西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是因为该国没有齐心协力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来支持这种转变。
英国《经济学人》发表题为《电动汽车行业会不会还未繁荣就耗尽动力》的文章称,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30年,电池驱动的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中的占比或会从2021年的10%上升到40%。这可能意味着每年销售2500万至4000万辆电动汽车。
显示 403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