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喜中国电动汽车更多地是因为传统汽车行业和本国就业面临威胁所导致。
当地时间6月3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大臣奎尔波在马德里共同主持召开中国—西班牙经济工业合作混委会第29次会议。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日前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文章说,所谓中国“产能过剩”是伪命题,固守贸易保护主义对欧洲产业发展并无益处,欧盟应加强自身企业和市场的竞争力与创新力。
中国在电动汽车竞赛中的优势证明了其战略眼光、对绿色技术坚定不移的承诺和不懈的执行力。
以五菱、奇瑞、比亚迪、哪吒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近年来相继进入印尼市场。充满未来感的设计,行销全球的口碑,加之高性价比,中国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印尼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欢迎。
中英商务业务发展资深顾问、英国商会前首席中国事务顾问吴克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全球视角来看,电动汽车行业并没有发生“产能过剩”的情况。“世界需要更多的电动汽车。”
泰国电动汽车协会副会长素罗·桑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当前,中国作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所谓中国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拓展市场,来自中国和欧洲的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也携手布局,东欧国家匈牙利就是热门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和欧洲企业不仅在这里实现合作共赢,还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
如果欧盟继续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可能会得不偿失。欧盟不应该破坏世界贸易,而应该与中国对话,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奔驰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应降低,而非提高。面对进口,需要“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技术和更高的灵活性来应对。这就是市场经济,让竞争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重点,部分是为了应对空气污染和降低碳排放。
4月23日,锡品丝路行—印尼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场活动在无锡举行。来自充电桩及换电设备、电池、车载电子周边、新能源汽车及电动摩托车等产业领域的110余位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显示,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为重新定义汽车所做的努力似乎永无止境。它们正迫使大众和日产等老牌制造商改变研发方式,以便继续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立足。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和托运商正在订购创纪录数量的汽车运载船,以支持电动汽车出口繁荣。
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寻求实现碳中和目标之际,电动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快速增长。拥有先进技术和巨大产能的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正在迅速扩大出口,其在2023年的电动汽车出口量超过100万辆。
智能手机巨头小米公司已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其首款电动汽车SU7的性能超过美国特斯拉和德国保时捷的类似车型,但价格却不到它们的一半。小米还提出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手机、家电的互联,构建涵盖人们生活各个角落的“人车家全生态”。
在通向未来出行的竞赛中,中国集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前所未有的产量于一身,成为无可争议的领军者。其电动汽车重塑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卢旺达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旅游环境、改善旅游体验,推广新能源汽车不仅符合环保需求,也顺应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技术”已经深入卢旺达人心中。
中国在电动汽车竞赛中加速前进,其汽车厂商已经超越外国竞争对手,以更快的速度开发汽车,推动智能技术的发展,并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西方产品的制造中心,现在中国正竭力扩大本国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
显示 390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