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看,中国的电池技术可能会渗入欧洲供应商中,帮助建立当地的生态系统。
美国财政部即将发布关于“外国关注实体”(FEOC)构成指南,对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发展、电动汽车部署以及美国汽车业与中国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在欧盟指定的34种关键材料中,11种材料的最大供应商是中国。中国在电池技术方面也遥遥领先,欧洲要想完善供应链,它将别无选择,只能依赖中国。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两家门店19日正式开业,标志着比亚迪电动汽车正式进入匈牙利乘用车市场。
业内人士和观察人士表示,由于推出新车型和汽车制造商提供折扣,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中国正在电动汽车赛道上加速前进,欧洲车企如坐针毡。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反补贴调查就反映出这一新现实,但仅靠关税还不足以让欧洲汽车制造商行驶在快车道上。
许多驾车者对电动汽车的最大期待有三点:行驶里程长、充电时间短,以及与配备类似的内燃机汽车相比价格更加低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寻找方法,尝试用更先进的“固态”电池取代大多数现代电动汽车使用的传统锂离子电池。
中国汽车正在大量涌向世界。海外对中国制造的平价汽车需求巨大,以至于外销的最大障碍是缺少专门用来运输汽车的船只。在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吸引了全球目光,让“德国制造”黯然失色。
由于对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锂有着巨大需求,中国正在战略上采取行动,巩固其在锂重商主义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过去十年,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是推动国内科技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现在,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接棒担此大任。
中国在开发更便宜、对消费者更友好的车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生产低成本电动汽车方面,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着竞争。
继以大众汽车这类主导市场的车企为目标后,中国汽车制造商又为自己设定了新目标:它们希望在国内市场超越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奥迪、宝马和奔驰。
汽车制造商在争夺自动驾驶霸主地位的战斗中加大了赌注,对技术进行了微调,以吸引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买家。
大众在中国的汽车销量依然位居前列,但其在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领域已开始落后,因为像小鹏汽车和比亚迪这样的中国竞争对手迅速获得了市场份额。
毕业在即,以色列海法大学亚洲系学生亚埃尔·达维安将《中国领衔世界电动汽车市场》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洋洋洒洒数十页希伯来语文字,凝聚着这名以色列大学生对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的观察和思考。
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大约40%美国人(38%)表示,他们非常可能或有可能认真考虑在下次购车时购买电动汽车。民主党人、年轻人和城市居民对购买电动汽车持更开放态度。
许多政府为购买和驾驶电动汽车提供各种激励措施,包括退税、税收抵免和免税。未来十年,电动汽车激励措施对于增加这些汽车的市场份额可能仍很重要。
日本EneCoat技术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6月27日宣布,将共同研发被视为新一代光伏电池首选的“钙钛矿型光伏电池”。
汽车行业正在逐步实现电气化,迅速且不可逆转。拥有一辆电动汽车的总成本,即运行、维修和燃料成本,已经大致相当于一些燃油车。到本世纪末,大多数电动汽车的标价将与燃油车持平,而且运行成本将更低。
汽车市场长期以来都是由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知名车企主导,是全球利润最丰厚且最受瞩目的消费品市场,中国是如何在该领域取得领导地位的呢?答案是产业政策、保护措施和本土竞争活力的独特结合。
显示 403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