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目标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碳中和”成了热词。从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政府承诺,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再次重申,并表示要抓紧制定行动方案。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诺目标,国家电网12月23日宣布,山西浑源、浙江磐安、山东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集中开工。
2020年面对诸多考验,中国光伏行业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抗风险能力。2021年中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导能源。
12月9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指导,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联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分会主办的2020年电能替代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性问题仍较突出,碳减排任务仍然艰巨。面对能源转型新目标和能源发展新趋势,需要在电源侧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增加低碳能源的供给,同时在需求侧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提升社会能效。
2020年9月,中国宣布了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鉴于中国近年来一直是地球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左右,中国实现脱碳将对全球缓解气候变化的努力作出重大贡献 。当然,中国将不得不重新平衡其经济。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新分析发现,中国碳排放最早可在2026年达到峰值,并有望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同时产生近1万亿美元的净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实现这一愿景,中国必须在未来5年集中精力解决4个关键问题:转向清洁的发电能源,提高工业能源效率,运输部门电气化,以及使用碳捕获方法加速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过程。
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鉴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这一宣言具有重要意义。就挑战和机遇而言,中国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对它有何意味?
9月22日,中国对世界作出承诺,力争于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雄心的气候承诺。这项承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意义不容小觑。尽管存在挑战,但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能够兑现承诺。
根据欧盟委员会起草的计划草案,欧盟在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的海上风电场的产能将增加250%。
日本成为最新一个公开宣布到2050年实现全经济碳中和目标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10月26日,新任首相菅义伟提出了这一目标。此前,日本承诺到2050年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现在日本更新了这一目标。这一承诺要求日本在能源和工业结构转型方面采取大胆措施。
中国宣布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国际气候政策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这对欧盟的气候和产业政策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仍然需要将这一政治承诺转化为具有可核查的中间目标的具体目标。尽管如此,考虑到不同的增长轨迹,中国的目标无疑比欧盟的目标更具雄心。
最大航时达5小时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可载6人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游览船、续航里程超过120千米的氢燃料电池自行车……在近日于广东佛山举办的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一批氢能商业化应用产品展出,让观众体验到氢能生活的全新丰富应用。
中国宣布了新的减排努力,“这有助于激励全球更多国家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危机”,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非营利机构“气候组织”首席执行官海伦·克拉克森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法国《回声报》24日刊文说,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推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欧盟委员会4日公布《欧洲气候法》草案,决定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政治目标,即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到2050年降为零。
欧盟委员会11日在布鲁塞尔公布应对气候变化新政“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2050年欧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为零。
欧盟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确保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而限制全球变暖。近期支持这一目标的人数迅速上升,表明这是可以实现的,但这种势头决不能丧失。深度脱碳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变得可行,因为实现这一转变所需的大部分技术现在都已具备,而且成本越来越低。
显示 202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