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地处陕南的安康市,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若追本溯源,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在紫阳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紫阳县建立于1512年,距今也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紫阳茶。早在唐代,紫阳茶已经成为朝廷贡品。春分刚过,尤其是清明前后,紫阳的茶农就开始采摘茶叶,而茶的采摘、制作、饮用水平也日渐提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陕南茶文化。 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给予紫阳茶“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俱佳,系茶中珍品”的科学定位。21世纪初,紫阳茶又通过了国家惟一原产地保护认证。“春到茶山一片新”,是对紫阳茶现实状况的生动地描述。 如今紫阳的紫阳茶品类丰富,紫阳白茶更是紫阳茶的新发展。《老冯寻宝》走入秦岭安康市紫阳县,带观众探访紫阳五省会馆的过去,探寻紫阳白茶的新发展。 策划:中国经济信息社陕西中心,支持:西凤酒集团。
199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汉阳陵发掘出土了疑似茶叶的碳化物残留,被鉴定为古代茶叶。汉阳陵出土的茶叶是和谷物、粟等食物放在一起的,说明西汉初期茶已划归到食饮品类,饮茶至少已进入皇家日常生活。2016年5月,世界吉尼斯记录认证,汉阳陵出土的茶叶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古老的茶叶。经茶学专家考证,安康传统制茶工艺与汉阳陵出土的茶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为充分利用好“世界最古老茶叶”的品牌,安康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手,在“中国名茶之乡——平利”,对秦汉古茶制作技艺进行恢复与还原,在结合现代人的口感和饮茶习惯的基础上,一举研制成功了秦汉古茶。 《老冯寻宝》走入位于安康市平利县的秦汉古茶生产基地,与秦汉古茶发展股份公司陈振华董事长品味秦汉古茶的复兴之路,探寻“丝路瑰宝”背后的故事。 策划:中国经济信息社陕西中心,支持:西凤酒集团。
西乡县,地处秦巴山区,为全国第二大富硒地理带和中国最北端茶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境内茶园遍布,错落起伏;层层翠色,绿波涌动,颇为壮观宜人。其茶叶种植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汉茶文化。 西乡茶叶历史悠久,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早期的古巴族人在此种茶朝贡,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汉茶文化,还形成了许多独具西乡特色的茶歌、茶舞、茶诗、茶影、茶艺等民间艺术,使古色古香的西乡茶文化得以传承光大,延续至今。 《老冯寻宝》一路深入大秦岭深处,通过走访调研,深入茶园,走进茶企,探寻关于茶的故事,让观众深度感知大秦岭的茶文化。本期《老冯寻宝》走进汉中西乡,带观众看到世界上最早的贡茶“西乡乐团”,了解午子仙毫的研发历程以及创新发展的过程,以茶之名开启寻宝之路。 策划:中国经济信息社陕西中心,支持:西凤酒集团。
显示 3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