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美国将举行第59届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因为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仍比两大竞争对手(俄罗斯和中国)加起来还要强大,它的选举总是具有全球重要性。但以前从来没有一次美国选举对世界其他地区构成如此严重的威胁。
在夏洛茨维尔、拉斐特广场和波特兰发生的事件向全美国表明,特朗普总统准备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执政,他的手段甚至包括支持白人至上主义者,并动用联邦军队逮捕和平抗议者。对民主的真正威胁,不是他提出推迟大选的建议,而是他恐怕不会接受大选结果。
自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以来,民主党阵营一直担心美国总统取消或者推迟11月份大选的企图。美国总统首次在推特上提议将投票推迟到“人们能够安全地、正确地投票”的时候。这一声明证明,如果他输给前副总统乔·拜登,他和他的主要支持者很有可能不会接受投票的合法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在白宫南草坪发表演讲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称美国党派和思想对立达到空前程度,今年11月面临一场“历史上最重要的”美总统选举。
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的诸多影响之一是中国问题已经变得高度政治化,两党都是如此。这削弱了美国在应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挑战时所需的两党合作。
下一届政府将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运作,同时平衡国内日益加剧的社会动荡和焦虑。这一严峻的现实将影响下美国一届政府的能源和气候政策。无论谁在2021年1月入主白宫,都将面临一大堆国内外危机,以及各自的治理优先事项。
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决定将美国参议员卡玛拉·哈里斯列为他的竞选搭档。拜登选择一位杰出而受人尊敬的非裔美国女性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使人们对民主党人重新入主白宫的努力给予高度关注。然而,不太清楚的是,拜登和哈里斯组合对技术政策、互联网平台监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以及与中国的关系将意味着什么。
美国现在的抗议既有漫长的序幕,也有漫长的尾声,即便是11月大选后也远不会到头。无论拜登和特朗普谁在大选中获胜,都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美国将何去何从,危机将何时终止?如果有人认为答案将在11月大选后得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美国社会的问题十分深远,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
随着11月的选举临近,美国民主处于危险之中,其手法甚至超出了人尽皆知的选民压制和种族划分,有可能使美国沦落到低劣的独裁统治的水平。这位现任总统从未试图吸引少数基本盘以外的选民,在民调中落后于人,而且经常表现出威权主义倾向———这近乎表明他不会接受选举失败。
美国反对种族歧视的抗议活动使南部邦联州的文化遗产问题重新成为美国政治辩论的焦点。这已经成为2020年11月美国大选前总统竞选的主题之一。美国选民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评价存在分歧。不过,唐纳德·特朗普和乔·拜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利用有关这段艰难历史时期的讨论,来增加他们在关键的南方州的选民人数。
专家认为,中国在美国大选期间会谨小慎微以避免成为电视辩论的主题,因为“两位竞争者都会竭力表明自己对华立场的强硬”,两人在这一问题上都不会示弱。
随着11月临近,特朗普和拜登即将展开角逐,争夺美国总统职位,这场选战可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大选。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但人们必须重视这场选举。
2016年,特朗普发起了一场以承诺“美国经济复苏”为核心的保守民族主义运动。现在,为了寻求连任,特朗普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谈话要点——比如团结起来反对“看不见的病毒”和“新的极左法西斯主义”。不过,他对经济的关注仍在继续。拜登在他的家乡宾夕法尼亚州发表讲话,公布了他对经济的民粹主义愿景。
尽管乔治·弗洛伊德的死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并将美国的种族主义问题推到了风口上,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数百万像弗洛伊德这样的非裔美国人常年在恶劣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生活。随着种族歧视成为一个关键的选举问题,拜登需要取得微妙的平衡,因为他还需要其他种族和意识形态团体的支持。
尽管距大选尚有时日,但2020 年选举周期已如火如荼地展开,那些传统的总统竞选措辞———承诺一个更美好的崭新未来———喊得震天响。然而,尽管作出了种种竞选承诺,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仍然存在。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美国就已面临一个日益严峻的战略困境:面临挑战越来越多,其国际承诺日益超出履行承诺的能力。
拜登不仅同特朗普和共和党人存在问题,在自己党内也面临问题。民主党内重量级人物对拜登的支持并不意味着支持其党内竞争者的那部分普通选民也会转而支持他。这部分选民有可能干脆不去投票,拜登就会因而失去一些即便不能说决定性的,但也是重要的选票。
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乔治·弗洛伊德遭警察跪杀事件左右美国大选,而特朗普从根本上与大多数美国人优先考虑的事情脱节。拜登目前的领先优势表明,民主党有可能扩大在众议院的多数席位,赢回参议院,并在州和地方竞选中赢得其它胜利。但是,今夏,民主党的希望不仅仅是选举获胜。
特朗普已使中国成为总统大选的主要因素,并希望借此巩固自己的大选阵地。这让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很难弱化对中国的态度。
疫情现在正向美国郊区和农村蔓延,威胁特朗普的“票仓”。受此影响,这些地区的选民或会开始质疑特朗普领导的有效性,进而对特朗普竞选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面对困难局面,特朗普正试图将归咎对象转移到移民、中国、假新闻以及所谓的“无形敌人”身上。对于印度来说,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一旦连任,特朗普在第二届任期中或更加大胆,以往的外交政策或将升级。当然,受影响者的反应也会加倍。这将给世界带来颠覆性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拜登当选总统或能将美国外交政策带回“熟悉”的轨道上。但是,这意味着美国会以更加持续和系统的方式向澳大利亚和其它许多印太地区国家提出更多要求。
显示 178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