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各国承诺在未来40年内消除经济中几乎所有碳排放,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到所有能源部门深度脱碳。这种积极推动脱碳的做法重新激起人们对清洁氢的兴趣。本文重点关注欧盟大规模采用可再生氢的市场和地缘政治影响。
铝是世界上第二常用金属。从电力传输到国防和建筑,铝都有大量应用。铝也是其他有助于减少排放产品的关键原料,比如电动汽车和节能建筑,这意味着铝脱碳可以帮助在全球气候努力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行业。本文评估全球行业减排方面进展,并评估各国政府为加速铝行业脱碳所能采取的政策。
如果增长和消费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持续减排同时发生,脱碳和发展就可以同时实现。换句话说,撤资并不意味着衰退。协调增长和气候目标的解决方案,不是加快危及生态系统的化石燃料项目,并创造临时就业机会,而是投资非洲大陆的可再生能源。
埃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远非出色。该国人均生态足迹已经比生物承载力高出4.5倍。此外,埃及在多个方面都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包括海平面上升、热浪和水资源短缺。利用低碳资源加快脱碳和能源多样化的步伐是该国实现更可持续未来的当务之急。
欧盟3/4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提供能源服务,包括建筑物供暖、交通运输和机械操作。向气候中和过渡意味着必须在不产生相关排放的情况下提供这些服务。政治决策首先应推动碳排放技术,主要是通过碳定价。其次,政策需要帮助确保及时提供足够的气候中和替代品。
绿色转型并不便宜。加速它可能同时意味着较低的增长水平和更高的能源价格。相反,放慢速度可能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应迅速采取行动,开发新技术,设定中间目标,一步一步走向脱碳。
2021年,在最大经济体美国多次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以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俄罗斯诸多行业的情况明确后,俄罗斯开始加大雄心,改变脱碳术语。2021年10月,俄罗斯甚至宣布了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欧盟谋求在2050年前使欧洲成为第一个气候中和的大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能源部门的脱碳至关重要,因为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5%以上。今天,欧盟能源系统的近3/4依赖于化石燃料。因此,只有逐步停止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使用,欧洲《绿色协议》才能取得成功。
能源价格在上涨,农产品和矿产品价格也在上涨。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欧盟将面临能源价格波动加剧的风险,并容易受到俄罗斯和中国供需压力的影响。
全球能源脱碳转型将从根本上改变欧盟对能源、原材料和新技术的依赖。欧盟需要管理这些依赖关系,同时保持成员国之间关于“欧洲绿色协议”的脆弱共识,并实现其全球气候领导地位的雄心。
本文讨论美国炼油厂如何利用现有创新技术减少设施排放,以及为难以减排行业转向生产低碳燃料的技术规范。
随着全球变暖和全面脱碳上升到欧盟议程的首位,应对气候变化重新成为欧盟与俄罗斯进行积极选择性互动的潜在领域之一。全球变暖不分国界,需要跨国解决方案,因此俄罗斯也应该有兴趣扩大这种合作。
美国拜登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整个经济领域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0%-52%,到2035年,电力行业实现脱碳。以这种速度进行的变革将对化石燃料工人和社区产生真正的影响。
随着企业和政府做出碳中和和净零承诺,碳补偿的受欢迎程度激增。碳补偿通常被视为一种双赢局面:排放者可以投资所需的环境项目,而环境项目可以获得必要资金,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然而,碳补偿可能不会带来宣传的碳效益,并可能抑制脱碳。
本文探讨了脱碳与经济增长是否相容,或者说世界经济是否需要放缓增长才能足够快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过去2年,人们越来越多地呼吁通过清洁能源转型使全球经济快速脱碳。美国等地越来越多的气候灾害凸显了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以及气候变化不受控制的潜在风险。美国国会正在考虑美国走向脱碳的道路。
美国总统乔·拜登希望到2030年进一步削减排放,到2035年消除排放。但要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已不能再依赖迄今为止为减少排放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从煤炭转向天然气。相反,脱碳的速度将取决于新太阳能或风能设施是否比使用化石燃料的现有工厂更便宜。
为确保电力行业在未来二、三十年实现深度脱碳,大型能源买家将需要采取额外行动,在加速向无碳电网过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新加坡金融巨头正联手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通过建立全球碳交易平台和项目市集“Climate Impact X”(CIX)抵消温室气体排放。CIX是由公开股票交易所支持的自愿碳交易市场,由4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跨国公司牵头,这些公司资金雄厚,并对可持续发展作出承诺。
疫情过后,全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增。世界各国的计划表明,基础设施很可能成为公共支出复苏的支柱,并支持受疫情严重冲击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显示 128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