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信易贷·渝惠融”平台9日正式上线,标志着重庆率先融入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该平台由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和重庆银保监局联合打造,旨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以信用为驱动的融资服务平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重庆市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会9日在当地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该市将从五方面入手,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扎实落地科技政策,持续厚植创新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7日从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巫溪至开州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长兴隧道左洞掘进100米,成为全线首个单向掘进突破百米的隧道。
记者4日从重庆海关获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前两月,重庆海关共签发了RCEP原产地证书111份,涉及货值8794万元(人民币,下同),这些货物均根据种类享受了对应的关税减免等。
记者3日在重庆市举行的2022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地区2021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350亿元(人民币,下同),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15.8亿元,为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退、缓”税2.6亿元。
记者1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作为中西部唯一入选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省市,重庆此间发布了《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批重点任务清单》和《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批重点项目清单》,部署27项重点任务和24个重点项目。
记者24日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已开始进场施工,项目建设正高效推进中,为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助力。
记者24日从重庆海关获悉,14吨人工养殖的西伯利亚鲟已于近日启运,发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是重庆鲜活水产品首次走出国门。
记者23日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重庆近年来成功引进了一批国有、民营企业,全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1728万亩,林业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带动民众持续增收,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初步成效。
日前,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支持服务业等困难行业纾困恢复十条措施》,通过延长失业保险降费、缓缴公积金、贷款贴息等,支持生活服务、旅游等行业发展。
记者9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支持商业载体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引进商业品牌首店、特色品牌发展等,推动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记者28日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获悉,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铁海联运班列2021年全年开行2059列,创历史新高。
记者27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2021年,重庆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1家,同比增长22.3%;实际利用外资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22.4亿美元,同比增长6.4%。
磁器口古镇景区是重庆的一张旅游名片,蕴含着丰富的巴渝文化、沙磁文化和重庆民间文化。目前,磁器口古镇景观提升工程正加速推进,完工后,将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2021年重庆外贸进出口再创新高,进出口总值8000.6亿元,较2020年增长22.8%,延续了2018年以来的两位数增长态势。
重庆海关17日发布消息,2021年全年,重庆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000.6亿元(人民币,下同),首次突破8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记者13日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了渝西高铁安康至重庆段项目可研报告,标志着该项目历时5年多的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俄罗斯阿特兰联盟航空公司10日开通重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经停)—莫斯科货运航线,标志着重庆恢复至莫斯科货运航班。
重庆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4日在当地授牌。重庆成中国唯一“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
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召开之后,各省市积极落实并推出一系列举措。调研了解到,结合中央对重庆“三个作用”的定位,重庆制定计划,做出具体部署,推出五方面新举措保障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显示 961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