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趟满载约1500吨白俄罗斯进口钾肥的中欧班列(渝新欧)成功运抵重庆团结村车站,并陆续转运至华北等地,为中国春耕备耕再添助力。此趟班列的成功运行标志着中欧班列(渝新欧)钾肥进口实现常态化。
2022年一季度,重庆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811亿元,创历史新高,居中西部第一,同比增长1.5倍。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27日详细解读推动该业务的系列举措。
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胡红兵26日透露,2022年一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2.6万标箱,货值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和23.2%,实现“开门红”。
中国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6日在重庆举行。重庆市元宇宙先导试验区、生态产业园正式设立,中国(重庆)元宇宙产业联盟、重庆市元宇宙发展基金、重庆元宇宙产业智能研究院成立,展现重庆抢滩元宇宙发展机遇的多重布局。
作为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25日宣布打造“千医千亿”的两江生命科技城,并提供多个千万级奖励,最高资助达1亿元(人民币,下同)。
满载电子元件的车队25日从重庆出发,将途经广西北部湾港,通过公海联运的方式抵达越南海阳,历时约4天。
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19日公布,2021年重庆完成合同引资1.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18%;2022年度总体目标是1.85万亿元人民币,招商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车、电子、软件、生物医药、消费品工业等领域。
重庆市交通局17日发布消息称,2022年1月至3月,重庆市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9.2亿元,同比增长10.4%,超过预期目标,实现交通投资“开门稳”“开门红”。
记者14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该市近日出台《重庆市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重庆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出口规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记者13日从重庆海关获悉,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助力下,重庆榨菜、化工品等货物出口迎来利好。
26吨血橙搭乘冷链货车,12日从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马草村出发,将通过陆海新通道公海联运经广西钦州出口至新加坡,全程用时约6天。
近日,随着一声火车汽笛长鸣,满载马来西亚化工品和老挝本地农产品的班列从老挝万象站缓缓驶出,这批货物将通过中老铁路到达中国重庆。这标志着首次有马来西亚的货物经中老铁路运往重庆,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辐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中南半岛最南端。
记者3月31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重庆自贸试验区将探索实施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重庆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并为中国其他省区市提供可借鉴的制度创新成果。
历经1600余天的奋战,重庆境内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城开特长隧道31日迎来全线贯通,便利民众出行,并为重庆市城口县至开州高速公路通车打下坚实基础。城开特长隧道是城开高速控制性工程,全长约11.5千米,隧道两端分
重庆市30日集中开工11个重点水利工程,这批工程建成后,将在拦洪错峰、防洪保安、城乡饮水、农田灌溉、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重庆海关21日发布消息称,2022年前两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增长7.8%,其中民营企业和加工贸易增幅较大。
记者17日从重庆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获悉,重庆市城口县至开州区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城开高速)东河1号特大桥左幅连续刚构在当日9时实现合龙,这一进展将为城开高速的全线贯通创造条件。
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14日透露,为支持成渝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和重庆外汇管理部统一谋划、积极探索,共同启动在成渝地区开展外汇管理业务区域一体化试点。
记者11日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重庆市首个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重点水利项目凤升水库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该水库将解决9万余人用水问题。
重庆地处北纬三十度的黄金产茶带,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南川地处巴渝之南,与黔北接壤,平均海拔750至900米,拥有独特的冬暖春早立体生态气候。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茶叶一直被列入南川区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发展。
显示 961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