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地招商引资带来不利影响,但近期重庆多个部门、区县借助电话、微信、邮件等工具保持与客商对接沟通,在不见面、不握手的情况下促成了多次“云签约”。
记者从重庆市发改委获悉,截至2月29日,重庆市级重大在建项目累计复工548个、复工率98.4%。
记者从重庆市交通开投集团获悉,该集团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截至2月28日重庆市11条在建线路102个标段已经全面复工。
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连日来两江新区以实体产业复工复产为牵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大力推动汽车、电子、装备等重点产业的物流链、金融链、外贸链、消费链企业复工,截至26日全区已有超过1500家服务业企业复工。
在25日召开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丰川介绍,为针对性解决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回应企业和社会关切,在前期文件和举措的基础上,重庆市委政法委出台了《关于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在25日召开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黎勇介绍,重庆市出台多项举措,尽最大努力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用工保障。截至目前,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员工返岗61.3万人,环比提高7.1个百分点。
日前,在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土建3标的一块隧道开掘工地上,一辆辆卡车向外运送渣土,10多名工人头戴安全帽,身穿黄色背心,正在工地上忙碌。“我们争取把耽误的半个多月工期赶回来。”正组织现场施工的中铁八局一公司项目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重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以扶助100家汽摩、电子、装备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为牵引,“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面临的梗阻,从防疫、用工、用料、用能、物流、金融、税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
为规范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理,重庆市19日上线重庆健康出行一码通“渝康码”,通过大数据手段服务市民安全出行和企业复工。
在19日召开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李庆介绍,疫情防控期间,重庆财政部门采取动用预备费、追加预算、调整支出结构等办法,全力保障资金供给。截至2月18日,重庆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8.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7.2亿元,社保基金1.6亿元。
为推动物流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运营,重庆市出台激励政策,对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中欧班列(重庆)等运输的外贸货物,给予30%运价下浮。
预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亿元以上、支持中小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200亿元、线上发布10余万就业岗位需求……连日来,重庆人社部门出台系列举措,助力广大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及时就业。
2月16日凌晨,一辆满载627.3吨进口奶粉的中欧班列(重庆)回程列车经过集散分拨后,从重庆兴隆场车站始发,搭乘铁路“点对点”快速货物班列运往湖南长沙。
收到两江新区发放的40万元防疫补助资金,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自玉倍感暖心:“近期公司没有任何进项,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14日,包括渝江压铸在内的63家企业获得两江新区送出的首笔共503万元的防疫补助资金,其他防疫补助资金也将陆续发放。
由重庆市委政法委和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组织研发的“疫情排查”信息系统,13日在重庆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渝快办”APP上线。依托这一智能化信息系统,在正开展的第三轮疫情排查中,重庆近12万名基层网格员将可更加便捷地开展疫情精准排查。
位于重庆空港工业园的佛吉亚(重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重庆工厂是中法合资企业。近日,该企业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防疫规定,积极复工复产。
记者从重庆交通部门获悉,重庆市对出租车、网约车、公共交通工具等制定疫情防控期间不同出行条件,有序恢复已暂停运营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企业复工上班后市民的出行需求。
重庆市港澳顾问、英冠控股集团董事长俞则忠向重庆市捐赠的一批防控疫情急需医用消毒物资2月3日到达重庆。连日来,港澳人士积极提供援助,助力重庆战“疫”。
显示 1022 条中的 721 到 7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