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六安市金安区清水河学校的初三学生来到六安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六安神农生态庄园,他们走出教室,走近田间地头,学习劳动技能。
近日,六安市金安区的就业驿站得到了群众的点赞,是金安区继“三公里就业圈”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后的又一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日前,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县道X206先毛路(凤凰台至毛坦厂段)改造提升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被评为省级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
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坚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为全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建立起“企业+班长+首席”为企服务工作模式,服务架构更扁平,办事效率更高。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紧扣高质量发展内涵,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生态优势,不断围绕“智”字做产业文章。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科学谋划产业方向和重点,规划布局全区特色产业发展类别和重点区域,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持续推进“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深入推进各项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深化“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平台”帮扶机制,对各类创业群体实施分类帮扶、精准援助,全面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发展大事来抓,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精准发力、持续用力,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为扎实推进“机械强农”,助力“两强一增”,近日,六安市金安区深入开展“农机补短板”活动,组织农机手、种粮大户参加农机技术培训班。
2月17日上午,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对口合作协议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磋商,并达成共识。
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扎实开展各项“暖民心行动”,通过压实责任、强化调度、提升实效等举措,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六安市金安区结合“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送工进千企,送岗入万家”等活动,提前谋划、精心部署2023年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
2月8日起,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约15万名学子安全有序返校。全区各地各校围绕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主题,上好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六安市金安区全面实行“企业+班长+首席”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高频事项全程帮办代办。自2022年以来,该区已成立项目推进专班297个,涉及高频事项55个。
春节期间,安徽六安金安区举办了非遗展示展销系列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着力营造“多彩非遗闹新春、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中国年氛围。
春节前后,大规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返岗,六安市金安区抓住契机,搭平台、送岗位、强服务,自1月3日起,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送工进企”专项活动,促进返乡劳动者就近就业,保障区内企业用工需求,缓解群众“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
金安区认真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持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显现,增加创业渠道,提升创业质量。
六安市金安区对重大疾病患者医药费用经医保普惠政策报销后剩余的自付部分,由区财政按照一定标准予以再次救助,进一步减轻了大病患者就医负担。
在春节期间,为营造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提升公共文化阵地服务水平,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认真筹划各类文化惠民工程,确保节日期间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
显示 330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