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六安市金安区不断创优登记财产领域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便民利企行动,着力推行不动产登记业务“电子化”,升级配套软硬件,推广全业务类型“线上办、无纸化”模式,打造绿色智慧登记新标杆。
今年以来,安徽六安金安区医保局围绕政务服务“一改两为”建设,不断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指引,通过打造为民办事服务平台,深层次助推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创新研制金安医保服务体系新格局,实现为民服务再升级。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着力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更好发挥了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为革命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赋能增效。
日前,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1500亩澳洲淡水蓝龙虾养殖基地迎来首次收获,平均亩产蓝龙虾100斤以上,预计产值可达900万元。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将发展蚕桑产业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不断发展和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积极发展大鹅养殖,以“草—鹅—粪—肥—草”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扩大大鹅养殖规模,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子。
近段时间以来,每天凌晨三点,安徽六安金安区三十铺镇凤凰村的白对虾养殖基地就开始热闹起来:工人们忙着起网收虾,然后熟练地将一只只体态饱满的白对虾进行分拣,再运输至省内外销售,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市民的餐桌前。
近年来,安徽六安金安区把“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列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积极建设以普惠为导向的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为周边居民提供完善、放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近年来,安徽六安金安区双河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在产业培育上持续发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实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安徽六安市金安区组建专精特新服务专班,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出台中小企业成长奖补、“小升规”扶持政策,为工业发展壮大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六安市金安区将“两校一站”试点工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凝聚发展力量的重要抓手,做好示范点打造工作。
2023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2023年以来,为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切实保障企业用工,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建机制、搭平台、强服务,全方位保障企业用工,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和群众“就业难”问题。
8月4日上午,由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主办的“百日千万行动”暨“助企招工”直播带岗招聘会如期在抖音直播间开播。
7月25日上午,安徽六安金安区机关事业单位见习人岗对接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48家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就业见习岗位64个,吸引3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场参加。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让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实现源头治理、共管共治,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安徽六安金安区立足实际,反复探索实践,在衔接资金项目的谋划、使用以及后续管理等工作上精准用力、持续发力,确保衔接资金项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作用,着力打造出金安示范样板。
近日,为扎实推进“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拓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安徽六安金安区围绕共建共享,科学有效推动“两校一站”融合发展,把社区老年学校开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辖区老年居民提供就近就便的教育服务,丰富老年人文体生活,变“养老”为“享老”。
近日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聚焦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围绕“责任、措施、成效”等方面,建立“1+2+N”精准帮扶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增能。
显示 330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