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三方近日共同签署泰达合作区扩建协议,泰达集团将投资1亿美元用于新增2.86平方公里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此次签约标志着泰达合作区西扩延伸区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将为未来发展打开空间。
作为近年来加速“本地化”的代表企业,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正不断巩固其在巴西市场的战略布局。
我在印尼矿产投资巨大,青山工业园区累计投资超259亿美元,占地2000公顷,雇佣员工超10万人,我在印尼中资矿企应适应印尼监管形势变化,确保合规经营,避免授人以柄,损害我在印尼关键矿产上的核心利益。
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三年间,大大缩短了通往克罗地亚南部的旅行时间,推动当地旅游、交通、物流等行业发展,给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好处,更因其采用欧盟资金建设而具有中国企业首次成功参与欧盟资助项目的特殊意义。
多年来,阿塞拜疆因依赖石油天然气而面临经济结构单一问题,政府亟需推动产业多元化,复兴桑蚕业成为重要突破口。2016年中阿桑蚕业合作项目启动以来,双方在桑苗引进、蚕种培育、技术交流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肯尼亚北方地区的交通要道,IKM道路建成后将显著改善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及索马里的互联互通水平,有力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
历经25年深耕,格力电器(巴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巴西”)已实现本土生产、技术升级与节能转型,打造出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相融合的中国企业样板,为中巴合作提供了高质量、可持续的共赢范式。
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科托努自治港5号码头建设项目旨在高效提升贝宁港口货物处理能力,为西非区域贸易注入强劲动力。 截至今年6月底,项目进度已完成70%,整体推进平稳有序。更强的通航能力、更大的货物吞吐量、更广阔的服务辐射范围……5号码头建成后将有效激活科托努自治港的发展潜能。
从一滴清水到一套系统,从一座水厂到一座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圣诺伦索供水项目在缓解“水荒”困局的同时,成为中资企业在拉美地区推动绿色运营、属地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样板。
联想集团正依托自身在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综合优势,深入推进碳中和战略,探索“数智化赋能、科学迈向净零未来”的路径。该公司不仅自身在绿色低碳转型中走在前列,也积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社会各界迈向可持续发展,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具有系统性、实操性和借鉴价值的“中国方案”。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中德生态园,作为中德政府间首个生态合作示范项目,正在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路径,逐步破解园区“绿色增长方程式”,形成了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样板。
当地时间7月2日,德力玻璃埃及生产基地奠基仪式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举行,标志着这个始创于1996年、来自安徽的玻璃产品生产企业的埃及工厂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未来,项目的落地将为埃及带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也将创造大量的本地就业岗位,助力埃及工业升级与制造业振兴。
泡泡玛特的出海实践表明,中国文化企业已从“借船出海”迈向“造船出海”,未来需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效率,以制度创新突破治理瓶颈,最终实现从“产品出海”到“规则出海”的跨越。
6月27日,江西“天工学院”联盟成立大会暨“赣教出海”工作研讨会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举行。
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项目组赴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棉花覆膜滴灌技术试验示范。该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当地棉花产量,还大幅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短缺及棉花低产等问题,成为中国农业技术成功“走出去”的典范。
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正式运营近两年来,入驻企业络绎不绝。保障电力等生产要素、做好企业服务、与东道国保持友好关系等因素是合作区运营良好的关键。
日本制铁公司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正式完成,日铁将美钢纳为全资子公司。然而,日本媒体和专家对日铁收购美钢后的经营前景并不乐观。
哈萨克斯坦图尔古孙水电站稳定运行近四年,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电力紧缺局面,还在生态保护、技术合作与就业带动等方面实现多重收益,成为中哈清洁能源产能合作典范项目。
自2024年起,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迎来企业入驻和投资考察高潮。调研发现,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较低的生产成本、较少的关税壁垒是吸引中资企业落地埃及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中国企业日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复杂多变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也逐渐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德球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企出海步伐的加快,公司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中企国际化进程中的制度保障和跨国运营风险管理的“防火墙”。
显示 89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