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表示将购买4架美国F35战机。如试用之后认为合适,将来要添购8架。F35战机通过空中加油可接近中国位于南海的空军基地,但考虑到新加坡的地缘战略位置,该国不太可能会热衷于对抗中国,而是会努力保持中立。
特朗普一直试图向美国公众证明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他希望被人们相信,他与其他美国政客不同。因此,2019年,人们将更有可能见证更多特朗普的仓促和不可预测的行动。
为了充分应对东南亚海岸警卫队的影响,将其纳入到更广泛的区域海上安全中,亚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们必须注意这种趋势所固有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未来几年在国家、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实施一系列措施。
国家对军事现代化有着恒久不变的追求,这是俄罗斯历史中的一种周期性模式,罗曼诺夫王朝、苏联和当代俄罗斯均是如此。为追求军事现代化,俄罗斯的军事支出总是优先于基本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这削弱了该国的国力以及它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
在新版本的军备控制中,至少中国也将致力于限制军备。军备控制的共同利益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都无法否认这一点。人们需要极具创造力的头脑来拯救一场代价高昂、最终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
2017年,几乎所有欧盟国家的外交和国防部长都决定为欧盟防务政策建立永久性结构合作(PESCO)。欧盟成员国一些智库对这项倡议进行了辩论,结果表明,各国对欧洲防务体系的预期分歧很大,并且侧重的问题迥然不同。波兰和法国尤其如此。
如果没有关于人类问责和自主武器归属的明确规范,一些国家或将不当使用这类武器。因此,即便没有关于致命自主武器系统的全面国际框架协议,新兴自主武器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也需要促进出口管制和规则的制定。
2019年初对以色列国家安全形势的评估显示,以色列的军事、政治、技术和经济实力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以色列存在在多条战线上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且以色列目前的政策存在局限性。
在新一年中,印度国防预算已超过3万亿卢比(约合420亿美元)。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印度军队所面临的安全挑战不断扩大和需要现代化的情况下,这些预算是否足够。
委内瑞拉国内局势仍处于僵局,委内瑞拉军方很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反对派领袖胡安·瓜伊多及其支持者所设想的权力的和平转移需要军方,特别是陆军的支持。
美俄关系正处于低谷,世界需要更多的透明度和互信,而不是更少。目前,核超级大国并不愿寻求更大的军控和裁军目标,这是促使美俄两国退出《中导条约》背后的趋势,而条约本身并没有问题,这颇为令人担忧。
俄罗斯对中欧北部国家的威胁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消失。当前,在北约成立70周年前夕,为了加强北约在该地区的威慑姿态,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对此,本文给出一些建议。
作为一个仍在努力实现强大的二次打击能力的国家,一旦新兴技术被用于核武发展,印度很可能将被其他核武国家远远甩下。这种技术上的落后也可能导致印度在国际外交中处于边缘地位。
俄罗斯是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武器出口国。这种军事“软”实力远不如俄罗斯开展的军事活动惹人眼球,却带来了一系列地缘政治后果,代表着俄罗斯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随着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约国审议通过了关于中东问题的决议,这样的努力以及在该地区建立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区的更广泛目标成为1968年通过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一部分。本文描述了围绕这一问题的政治动态。
自俄格战争和2008年军事改革启动以来,军事手段在俄罗斯外交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性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后苏联空间,这尤其如此,因为莫斯科的重要安全利益和地区雄心聚集于此。
2019年4月4日,当北约外长们齐聚美国华盛顿庆祝北约成立70周年时,人们在回顾北约数十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的同时,也会对其未来充满疑虑。
自美国宣布将立即从叙利亚撤军以来,特朗普总统已有所退让。白宫宣布撤军可能会用时数月。鲁莽撤军确实会是坏消息:这会为“伊斯兰国”卷土重来以及伊朗扩大影响力铺平道路。如果土耳其与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发生冲突,这两种结果都会加速出现。
1月22日,美国发表了2019年《国家情报战略》,该报告指明了未来四年美国情报机构的工作重点。总体上来说该报告同2014年的非常相似,基调是“我们要做得更好”,而没有提及新的领域。
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欧洲安全秩序和全球核秩序的另一个基石将崩溃。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会增加。欧洲必须坚决反对新的核军备竞赛的威胁。
显示 1150 条中的 601 到 62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