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安徽省濉溪县教育局紧紧围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县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布局趋于合理,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发展态势良好。
2月4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康风阳光(合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了最新产品“康风阳光AOP-KF防护口罩”。
近年来,安徽宿州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在产业协同发展、园区合作共建、基础互联互通、污染联防联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日前,安徽省蚌埠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通过五大暖心举措,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确保农村劳动力年后务工有支持、企业生产有保障、员工就地过年有关怀。
春节临近,地处乌蒙山腹地、三岔河畔的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化屋村过去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近年来,化屋村在精准扶贫推动下,迎来跨越式发展。依山就势的移民新村拔地而起,平坦干净的通组串户路直通家门。2017年,化屋村实现脱贫摘帽,这个昔日贫困发生率高达66.3%的少数民族村寨旧貌换新颜。化屋村的变迁史,也正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历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扎实做好全省就地过年群众服务保障工作,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出台17条政策,将全面落实“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加强生活物资保障,要求不能“层层加码”以及擅自采取“一刀切”措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等。
在刚刚结束的贵州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将全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如今,以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为指引,一幅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贵州工业产业新画卷在拼搏中精彩擘画。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蔬菜产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贵州成为全国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生产大省,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月2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贵州旅游活力动力迸发,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460家,新增5A级景区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5%,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此间召开的贵州省“两会”上,“高质量”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高频词,高质量脱贫和高质量发展正在黔贵大地加速释放新动能。
2021年春节,安徽省蚌埠市平山公墓管理所“百事”服务队推出“代客祭扫”服务,鼓励群众多元化表达哀思,市民可通过电话预约、平山公墓官方网站预约等方式进行业务办理。
2月4日,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总工会主席尉成辉深入泗城镇、屏山镇等乡镇,看望慰问各级好人、道德模范和十佳志愿者代表,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艾草产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不断扩大艾草产业效益。
农业生产迎来了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夯实夏粮增收基础,近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技推广中心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为农作物“把脉问诊”,帮助农户做好田间管理,为全年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在有着“橡皮擦大王”之称的安徽超晟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其上百种橡皮种类令来访者啧啧称奇。作为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特色产业,超晟文具见证了来埇桥区乡镇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把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当作稳就业的重要抓手,2020年,全区共开发公益性岗位680个。
为提供高效、便捷、智慧的政务服务,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多措并举,开拓创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步推进线上7×24服务地图,线下7×24政务服务大厅建设,7×24小时政务服务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广大市民的好评。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通过夯实基建、做强产业、带动就业、完善机制,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
显示 25609 条中的 14761 到 1478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