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气候变化的直接物理和社会经济影响,本文还分析了可能出现的系统性级联风险,因为这些直接风险和影响会影响整个系统,包括人员、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航空旅行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长来源,许多组织在努力减少商务旅行活动。本文讨论各种组织如何对航空旅行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测量,制定基于科学减排目标,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数据准确性和效率。
近期公布的《2021年发展承诺指数》跟踪强大国家从发展融资到移民等8个重要领域的发展政策努力。发展承诺指数重点领域之一是环境,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对低收入国家人民尤其重要。在气候谈判关键年份,发展承诺指数可以告诉人们哪些国家在环境保护政策上做得很好,哪些国家还有改进空间。
过去20年里,全球气候风险指数将孟加拉国列为世界上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第7严重的国家。在贫困和气候变化的复杂相互作用下,沿海社区的孟加拉国人已经开始向内陆迁移,大部分向城市地区迁移。薄弱的地方治理、糟糕的城市管理和现有种族宗教紧张关系,加剧该国国内脆弱性,气候驱动的移民和贫困将推动或加剧冲突和人权挑战。
对于塔利班来说,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将帮助他们避免国际孤立。因此,俄罗斯的利益与塔利班的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俄罗斯希望对塔利班采取和解和务实的态度,从而成为解决冲突的关键参与者。为实现这一目标,莫斯科拥有多种工具,但面临一些障碍。
在减少赤字的同时增加绿色公共投资,将是近十年的核心挑战。绿色财政协议将解决这种紧张关系,但仍然存在权衡困难。要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额外的公共投资需要在近十年每年占GDP的0.5%到1%。在减少赤字的同时,增加绿色公共投资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中国打算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年8月宣布,到2025年每年将完成造林约3.6万平方公里。届时,森林覆盖率将由目前的23.04%提高到24.1%。
由于东盟10个国家中有9个与海洋接壤,东南亚处于全球海洋挑战的前沿。从气候变化、塑料污染、渔业管理到法律框架和海事领域意识,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该地区必须克服的跨国问题。
中国和美国在就气候变化进行接触时面临几个挑战。中美双边关系比2015年《巴黎协定》谈判时更加复杂,很难将气候问题与两国之间众多争议区分开来。在即将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中美两国之间可能很难达成“协议”。
2021年7月16日,中国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通过碳交易市场加快绿色金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最紧迫的两个问题是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MRV)的治理能力和执行机制存在跨地区差距。
本文作者认为,尽管在应对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方面,拖延将付出高昂代价,但在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帮助下,控制排放、共享资源和知识,辅之以国家政策、法规和投资组合,人类可以遏制气候变暖造成的损害。
欧盟与印度之间的历史政治合作一直以温和的忽视和未实现的潜力为特征。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为在日益动荡的国际环境中加强欧盟-印度合作和重新调整政治关系提供了潜在途径。本政策简报讨论了欧盟与印度如何在其国内转型之外合作,以降低风险并加强更广泛地区的安全。
本文回顾了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的农业投资组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战略要素,以克服在气候最脆弱的市场进行适应和弹性投资的障碍。
在美国劳动力已经拥有高水平绿色技能的领域,就业机会的创造力更强。在绿色技能分布最强的25%的通勤区,绿色工作岗位的创造是平均通勤区的2倍。拥有高水平绿色工作技能的地区往往是最富有的地区,因此,将绿色刺激作为绿色能源转型的一部分可能会加剧地区不平等。
本文考察有助于建立更好、更准确碳社会成本的各种模型、估计和会计方法。碳社会成本评估向大气中每再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所产生的经济成本或损害,从而可以间接评估减少排放所产生的好处。这一评估为美国国内外数十亿美元的政策和投资决策提供信息。
现在我国碳定价机制还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今后,还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健全体制机制。要合理确定碳排放总量,公平分配碳排放指标。渐进式引入拍卖机制,建立碳储备机制,防止碳交易市场上价格的大起大落。
中国的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是一个起步框架。其他国家的相关项目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新的国家碳排放交易机制基础上再创新高,实现中国提出的关键排放目标。无论如何,公司和政府都需要关注这些变化,了解自己的碳使用,以应对气候变化,避免在全球监管和贸易体系发展过程中落后。
本文审视了对实现气候目标所需投资的多重估计,并讨论了投资的宏观经济相关性,以及已经用于更换现有基础设施的资金。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气候中和将需要对能源和交通系统进行额外投资,其投资额占GDP的百分比将较目前水平高 2个百分点。
全球变暖将扩大热带地区,改变亚热带地区的降雨模式。全球升温让地球两极变暖,高纬度陆地正日益变暖。作为回应,农作物种植范围正向两极扩展。向两级扩张的农田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气候变化可能对农业造成的损害。尽管如此,如果食物要像今天一样保持丰富、多样和负担得起,就需要进行更广泛的调整。
本文探讨欧盟委员会在协调其气候雄心、国内政治关切和国际贸易规范方面所面临的三角困境:当解决了任何两个方面时,欧盟将面临第三方面的困难。具有悲剧性讽刺意味的是,欧盟委员会在试图平息欧洲内部对应对气候变化威胁担忧时,可能会破坏其寻求履行的气候协议,以及欧盟自身赖以生存的国际秩序。
显示 2184 条中的 1081 到 110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