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气候出现灾难性变化,全球气温升高幅度必须限制在1.5摄氏度以下。科学家已经证明,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至关重要,这已成为《巴黎协定》的一个关键目标。但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持续增加以及气温上升推高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世界需要在气候政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如果美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电力行业的煤炭使用量将会迅速下降。这将给该行业雇用的5.3万名美国工人以及他们所在的社区带来重大风险。本文探讨了未来碳排放受限对依赖煤炭的美国地方政府的影响。
这场关于塑料垃圾的争端很好地说明了新兴经济体和富裕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局势,以及更广泛的去全球化趋势。如果不采取行动,这场争端不仅会破坏新兴经济体和富裕经济体间的关系,还会加剧未来的全球环境纠纷,尤其是当气候变化引发的问题开始发酵时。总之,过度使用塑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全球性办法。
为了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坏影响,美国和整个世界必须在未来30年内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探讨了与美国经济深度脱碳相关的挑战和机遇。作者侧重于实现清洁能源未来的脱碳战略,包括能源效率、电气化、清洁发电以及碳捕获和储存。这些战略提供了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途径,以限制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
洪水等自然灾害经常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大量人口流离失所,从而促进了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人口流动。本文研究显示,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流离失所与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社会混乱风险高度相关。
中东和北非地区面临着安全、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一系列危机。它们相互关联——水危机因气候变化而加剧,可能助长冲突,而不安全则是处理其他紧迫问题的障碍。这三个危机需要共同解决。
许多亚洲国家环境污染严重,需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管。亚洲发展中国家面临各种环境挑战。尽管环境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但数十年的环境经济学研究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监管提供了重要而有用的经验教训。
技术转让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技术转让的障碍,并提出了改进现有技术转让框架的战略。虽然资金问题是全球各国一致认同的最大障碍,但吸收技术的能力同样重要。除了资金问题外,在转让方式、技术性质、寻求此类技术的部门、知识产权等方面也可能会出现障碍。
气候变化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重要的是不仅要减少温室气体,还要为天气和气候变化相关影响做好准备,并适应它们。有必要制定对气候变化有抗御力的卫生政策。
在关于落实《巴黎协定》的气候谈判中,贸易已成为一个禁忌话题。这必须改变,必须在气候制度中将贸易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特别是,需要给出一个定义,来阐明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含义。
全面的能源转型在经济和技术上变得可行,现有的大多数必要技术是可用的,技术成本也在下降。如果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法规,转型的成本将与维持现有系统的成本相似。简而言之,无论世界其他经济体做什么,欧盟都可以从深度脱碳中受益。
虽然经历十年的深入理论研究和初步实验,关于太阳辐射管理的管理方法仍处于早期阶段。管理问题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而且,政府、研究人员、企业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体应该参与进来。太阳辐射管理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包括物理影响、政治紧张局势、责任和成本,我们应采取前瞻性的、灵活的方法,并就规则进行反复试验。
欧盟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确保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而限制全球变暖。近期支持这一目标的人数迅速上升,表明这是可以实现的,但这种势头决不能丧失。深度脱碳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变得可行,因为实现这一转变所需的大部分技术现在都已具备,而且成本越来越低。
政策制定者和利益攸关方在很大程度上评估了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构成的风险。本文绘制了向低排放经济转型所带来的风险分布图,并研究了其在金融体系内的传导渠道。
目前,考克斯巴扎尔有100万罗兴亚难民,约占总人口的30%。人口增加,加上人们急需薪柴和住房,导致当地森林被砍伐,获得土地的机会减少;水土流失;薪柴短缺;砍柴人的安全面临风险;侵占行为增多和森林退化加剧;水质下降、地下水储备枯竭和空气污染;土壤质量下降;以及气候脆弱。
随着对生物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农田扩张和集约化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略,但也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作者研究了到2030年通过耕地扩张或集约化实现平等的全球生产收益的后果,并分析了它们对农业市场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018年煤炭行业连续第二年表现良好。全球煤炭需求继续增长(2018年增长0.7%),扭转了2015-16年的趋势。煤炭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26%,仍是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能源来源。煤炭需求仍然强劲,但预计其扩张将停止。
2018年拥有多边和平行动人员最多的十个国家中有八个位于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因此,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人类安全的问题——它正在改变整个安全领域。尽管如此,建立和维持和平的国际努力尚未系统地考虑到这些新出现的挑战。
气候与发展的长期规划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理和制度安排。通过国家自主贡献和低排放发展战略等努力,大多数国家在近期和中期气候变化规划方面都有一定经验。然而,目前的承诺还不足以将升温幅度控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水平,而今天正在作出的决定可能会对这一目标能否切实实现产生重大影响。
碳中和的未来将需要对欧盟经济和社会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欧盟2021-2027多年度财务框架(MFF)可发挥重要作用:欧盟预算支持对实现气候目标至关重要的领域的区域发展和研究,包括运输、能源和农业。
显示 2184 条中的 1681 到 17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