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获得了2019-2020年度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宣布将气候脆弱性作为一项优先事项。然而,安理会成员对气候变化的兴趣,以及就其安全影响而做好准备的辩论意愿非常复杂。
气候相关安全风险的跨国性质往往超出了各国政府应对的能力。正因如此,它为政府间组织带来了挑战并增加了它们的相关性。因此,了解各地区正在经历的气候相关安全风险,以及分析区域政府间组织如何发展其应对这些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建议,印度决策者应就当前的基础设施差距、农业实践、市政功能、金融和社会状况展开思考,并注重恰当地利用本国废物。此举旨在让印度做好准备,将国际废物贸易转变成一种可持续性优势。
本工作文件为《巴黎协定》实施准则的基本要素提供了总体愿景和实际建议。这种独特的分析应该有助于谈判者克服剩余的谈判障碍,以实现明确的、有力的和有凝聚力的实施准则。
2017年10月印度最高法院首次禁止使用石油焦,随后又放松了石油焦在水泥行业的使用,自此石油焦一直受到监督。像水泥这样的能源和排放密集型行业现在应该采取主动,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开始探索和采用清洁燃料和技术。气化和热解等技术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气候科学中的不确定性并接受它们,以便适当地引导资源、归因因果关系、建立公众信任并提高政策有效性。
通过太阳辐射管理(SRM)来调节气候越来越被视为未来气候政策的一部分。本文作者研究了各国在未来不同时间选择SRM水平的战略激励措施,说明了SRM对气候变量的区域不均衡影响、各国对全球气候状况的异质偏好及气候变化调整后的GDP增长率。
印度政府中许多人认为,“蓝色经济”这个术语在概念上倾向于依赖海洋的经济发展。因此,印度的“蓝色”增长不太可能产生结果,除非它可以改善沿海社区的生活。此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南亚国家需要接受海洋吸收人类活动的能力已经满载的事实。
尽管《节能建筑规范》只针对商业建筑,但可以把它的成功当作一个蓝本,应用于更大的能源消费者——住宅建筑。建设绿色建筑可以培育节能材料和产品市场,从而促进当地经济与就业,也会助力创业计划和智慧城市框架。
支持以海洋为基础的气候解决方案是美国非联邦气候行动领导并推动全球气候工作的机会。海洋和气候问题密不可分,但国际气候论坛却往往忽略了海洋与气候的关系。
人们应该全面思考所使用的产品及其影响,而非仅是禁止不好的产品——人们必须投资替代品。作者提出了消费者、政府及企业打击塑料污染的方案,并表示需要推出更大规模的智能公共政策,量身定制回收基础设施,加强回收技术并制定新的商业模型。
本研究表明,为了实现2030年的气候目标,必须迅速减少德国全国范围内和北威州的煤炭发电。根据德国政府的气候保护计划,能源部门的排放量必须比1990年减少60%左右。分析还表明,德国逐步退出煤炭发电有利于全欧洲的脱碳和可再生能源的扩张。
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崛起不仅为太平洋岛国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机会,也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本着协同合作与对话精神实行强大而独立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机会。
澳大利亚应同中国就“一带一路”进行接触,以确保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填补基础设施差距,还可助力于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通过“一带一路”来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或会让人更加确信“一带一路”将提高印太地区的环境成效。“一带一路”不仅会给印太地区带来更多的贸易和商机,利好中澳两国经济,且还将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本文在之前的分析和谈判者以及其他重要利益相关方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为《巴黎协定》实施指南的基本元素提供了总体愿景和实际建议。分析将有助于谈判者克服现存谈判障碍,以实现明确、可靠且具凝聚力的实施指南。
级联效应强化了尽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人们正危险地接近气候“临界点”,这将极大地加速全球变暖。如果不迅速取得进展,人们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亚太地区的气候变化将影响一系列安全问题。解决方案是需要多边合作,这可能会创造一个更加多极化的区域。正如新的极端天气似乎逐月使政府措手不及,亚太地区越来越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安全方面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战略环境。好消息是,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在内的区域和国际层面正在取得进展。
税收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确实使其成为一个有吸引力且有效的绿色政策工具。然而,利用此政策工具的东盟国家,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考虑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煤炭税和碳税之间的矛盾。
鉴于中美拥有许多经济、安全、健康及其他利益,不管现阶段美国政治状况如何,美国与中国拥有加快向低碳技术转变的强烈合作动力。中美之间各级和各实体仍存在许多合作机制。
中国必须设法将非正式的回收行业整合到一个更高效的回收体系中,同时为非正式的废品行业工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显示 2173 条中的 1821 到 1840 条结果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