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府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已建成300万个5G基站,提前6个月超额完成了5G基站建设目标。这些数据还表明,在5G连通性竞赛中,中国将美国远远抛在后面,仅过去三个月就新增了60多万个基站。
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新的融资方案,吸引私人投资,这对满足该地区不断扩大的基础设施需求至关重要。
东南亚城市铁路网正在迅速扩张。预计域内五个主要国家的铁路总长度将在2024年同比增长20%,达到1300多千米。
全球基础设施正处于十字路口。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适应能力的要求、新的地缘政治逆风、技术和连通性问题,以及正在进行的全球价值链重构,都要求重新思考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和维护方式。
在循环型经济下,企业需要在维持增长的同时减少耗材和废弃物。印度尼西亚欲将此原则融入其新首都计划,打造一座“零废弃物”的城市。
欧洲最近一项关于连接中亚的可持续交通连接的研究得出结论,穿越哈萨克斯坦南部的中央跨里海运输网络(CTCN)提供l了“欧洲与中亚之间最可持续的交通连接”。
“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交通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对南亚、东南亚成员国意义重大。总体规划以加强区域一体化、贸易和经济增长为重点,为发展和加强BIMSTEC成员国之间的交通互联互通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
建设连接中国和东南亚的高铁是实现中国南方与泰国共同繁荣的关键。它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也至关重要。
在中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地带的寂静被卸土车的轰隆声打破。这里正在建设的是一条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的大型运河。
本文概述了东南亚和中北亚的货运贸易,重点关注疫情后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然后进一步探讨了两个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和促进互联互通的现有机遇,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本文讨论了亚太地区跨境光缆建设的总体现状和缺口,以及基于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的投资原则和指导方针;研究光缆与交通、能源等其他基础设施的共同部署情况;从互联互通政策、投融资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塑数字产业供应链,并在区域层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包容性数字经济和社会。
目睹了在秘鲁开发的最大港口项目之一的建设工作后,“从钱凯去上海”成为小北地区(利马地区的北部区域)居民的流行语。
5月,中亚国家和中国的一个重要政治事件——中亚-中国峰会将在中国西安举行。峰会将讨论一系列对与会国家而言最迫切的问题,其中包括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建设。
海法可以成为通往更广阔中东地区的海上门户。这一愿景符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旨在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创造一条不间断的现代丝绸之路。
“全球门户”计划到2027年动员多达3000亿欧元公共和私人投资,其中一半指定给非洲国家。非洲伙伴应利用这一点,以可持续方式缩小基础设施差距。
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宣布开通多条新的货运列车线路,与此同时,跨境铁路已成为中国官员与其他地区官员会谈的一个特色。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
哈萨克斯坦政府对中间走廊寄予厚望,但为了使运输系统高效可靠地工作,每个节点都必须尽可能有效地运行。阿克套港升级和库里克港项目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将改善走廊在哈萨克斯坦一侧的重要节点。
中国提出的旨在连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中国喀什的铁路项目有可能加强双边关系并产生更广泛影响而受到两国欢迎。
本文提供了关注网络物理操作初步措施,讨论了当前跨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优先排序方法的局限性,并概述了跨部门和地方优先处理场景和实体的方法。
中国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对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而言,这是一件大好事——他正计划把印尼政府所在地从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
显示 667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内蒙古二连浩特:中蒙口岸交流繁忙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