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定了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十四五”规划。通过强调包容性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和更为成熟的民生概念,新规划将成为迄今所有规划中最以人为本的规划。“十四五”规划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机遇,通过应对数十年快速增长后显现的社会和环境挑战,助力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冠危机使欧盟面临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政府采取了大胆的财政措施以迅速应对疫情影响,欧洲国家公共债务也因此而增加。为说明欧洲各国政府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作者提供了有关政府债务水平(2020年第三季度)与疫情暴发前债务水平(2019年第三季度)相比的最新可用数据。
新冠疫情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颇为不利,但“一带一路”不会消失。美国外交学会一个专门调查委员会3月23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正更加谨慎地作出贷款决定,更多地关注数字技术而不是大型建筑。这份长达190页的报告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对美国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给非洲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在非洲大陆,各国继续面临重大融资需求,以保护生命、维持生计,促进更强劲、更有弹性的经济复苏前景。为帮助满足这些需求,国际社会必须迅速实施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新总体分配方案,并辅以多边再分配倡议。
本研究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欧盟内部市场和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包括对欧洲国家和欧盟为减轻疫情后果而采取措施的影响。
在疫情后,碳排放税是非洲政策制定者显而易见的选择。碳排放税可以为复苏计划增加急需的大量收入。同时,碳排放税具有短期国际收支利益,并激励长期绿色投资。因此,这是后疫情时代最完美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政策。
日本、澳大利亚等区域性参与者也将成为国际自由经济秩序的有力支持者。正如日本最近的行动所表明的那样,中等国家完全能够发挥领导作用。日本最近积极参与大型自贸协定。RCEP并不是日本在过去几年中缔结的唯一大型自贸协定,CPTPP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日本的领导。
本文研究了在WTO内采用的各种反倾销方法在减少目标出口的程度上有何不同。作者发现,平均而言,反倾销税对中国出口商的打击要强于其他目标国家。这种差异可部分归因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影响了反倾销税的计算方式。
本文分析了自2020年3月以来在非洲新冠危机期间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结构的优势和劣势如何发挥作用。主要目的是丰富关于疫情对非洲国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证据,并在该证据基础上,确定政策影响并提出建议。
2月16日,比特币价格突破5万美元,在过去一年翻了5倍。投资者对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兴趣正在上升,但是由于使用比特币效率低且交易成本高,使得它不太可能成为可行的货币。各大央行正在就此采取行动。随着消费者不再使用实体现金,以及脸书等私企有意推出自己的代币,许多中央银行已开始计划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声称已经消除了极端贫困。这兑现了中共5年前作出的到2020年使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承诺。自1978年以来,市场驱动的改革推动中国获得了如今的主导地位,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有8亿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无人能够企及。
从许多方面来看,美元主导地位有所下降是可取的。但历史表明,在没有值得选择的货币情况下,尽管美元存在种种缺点,但它仍将居于货币堆首位。数字货币,尤其是像比特币这样无实体货币,不会改变这一基本事实。
美国联邦证券法的基础理念是,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良好运转。对于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防止气候变化破坏性影响这一紧迫目标而言,这一点尤其如此。对企业来说,这些影响既包括有形风险,也包括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风险。这种转变可能涉及广泛政策、法律、技术和市场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有相关风险。
由于低收入国家抵御冲击的财政空间有限,作者研究了大流行病是否为它们实施亟需的税收改革创造条件,以提高较长期收入。为此,作者使用了45个新兴和低收入国家2000年-2015年的税收改革数据。深入分析表明,过去的大流行病促使各国实施税收改革,特别是在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财产税方面。
加拿大的创新和生产力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且差距还在扩大。加拿大未能在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因此竞争力正在恶化。在创新产出方面,情况同样令人担忧。现在,有历史性机会来扭转这一趋势,缩小差距。危机总是为经济转型创造机会。
国际经济合作可在确保尽可能顺畅地立即摆脱疫情以及将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降至最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还可以将疫情的长期成本降至最低,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家重建工作的收益。
本文研究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决策者面临的财政挑战,尤其是一旦疫苗接种计划开始使疫情受到控制,国家最终收回对经济的特殊支持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回顾了过早和延迟政策正常化的风险,并提出了一种向疫后世界过渡的方法。
过去20年大部分时间里,非洲一直处于意料之外的国际竞争之中。传统参与者的回归,以及新兴经济体表现出的明显新兴趣,使非洲大陆摆脱20世纪后期遭受的严重忽视。源自其他区域的紧张局势,如中东国家之间分歧或印太地区内部对抗,越来越倾向于在非洲产生反响。对非洲大陆的深远影响包括政治和经济风险和机会。
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重新)崛起正让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美国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就对这种地缘政治权力转移作出了反应,并将其战略重点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亚洲。中国的崛起以及华盛顿的回应,都对欧洲的利益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要求欧洲重新思考,因为如果情况改变了,政策也必须改变。
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随着参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自身经济的发展,中国从一个“搭便车”的角色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反哺者,在全球治理中逐渐由旁观者、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引领者,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努力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
显示 12518 条中的 4581 到 46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