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着眼于在人工智能出错时确定谁有过错,以及如何弥合责任缺口方面的挑战。
6月,欧洲议会通过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草案。可以说,这是全球向着监管人工智能迈出的最全面和最激进的一步。最终的法案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通过,将会对国际监管标准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科学家认为,热浪更有可能由气候变化所致。天气预报为各国提供提前预警,随着地球进一步变暖,这项工作将变得更加重要。政府正在投资于更大更好的预测模型。私营公司也加入其中,为企业提供规模较小的专业预测,而科技公司则押注人工智能可以彻底改变这一领域。
理论认为,那些此前大多由中等收入阶层承担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取代。另一方面,具备高技能的专业人士不仅能够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劳动效率,还能借由互联网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出现颠覆了这一传统理论,普通劳动者迎来了逆袭的可能。
自动化风险并不一定意味着永久性的技术性失业。自动化风险最高的职业不一定会完全自动化并消失。在一些情况下,自动化解决方案将补充人类的工作。
美国政府部门的科学家第二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这一结果将助推一种乐观情绪,即人类正在实现无限、零碳能源梦想的路上取得进展。
当药物开发人员考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时,他们会向医疗保健系统等相关业务寻求经验教训。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具有非凡前景,而其实施也面临着相当的挑战。
2023年7月,拜登哈里斯政府获得7家领先人工智能公司的自愿承诺:“负责任行事,确保产品安全”。该协议是美国政府“制定和执行具有约束力义务以确保安全、保障和信任的第一步”。然而,评论人士反应却褒贬不一。
网络安全在欧洲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量子计算的进步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对网络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美国和一些(但不是全部)欧盟成员国等已经在采取行动,应对当前和新出现的威胁。不过,要确保做出一致和有效的回应,欧洲的协调必不可少。
近期,麦肯锡公司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关键预期特征何时可能出现的最新估计——包括创造力、逻辑推理、社会情感推理、感知和输出等。麦肯锡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人工智能可能会比四分之三的人类劳动力更精通这些“软技能”和许多其他技能。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城市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低碳转型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促进低碳转型。这种影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不断增加的绿色创新来实现的。
粮食安全仍然是东盟各国面临的一项紧迫挑战,该区域一半以上的人口无法负担健康饮食。农业物联网和各种其他数字技术有可能帮助东盟农民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但是,在融资、教育/参与和基础设施连通性方面的挑战阻碍了农民技术采用规模扩大。
2021年,新冠疫情过后,非同质化代币(NFT)市场出现了繁荣。买家们当时认同的是,NFT是未来,它的价值会上涨,但这个数字泡沫已经破裂。
印度正在与时间赛跑对抗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复杂的监管和采购系统,缺乏医疗保险普及等因素都阻碍了进展。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善印度下一代抗微生物药物获取和创新,并加强管理。
如果管理不当,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会对隐私和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甚至可能导致超级智能人工智能的兴起,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本文回顾了各国政府现在采用的方法,并强调人工智能企业和用户在改善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
东盟积极推进区域数字化,但内部和外部都存在挑战,可能阻碍其数字化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就是创新。中国将数字经济发展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即谋求在所有社会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要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助于创新驱动型发展的数字中国建设愈发重要。
央行数字货币、受监管的稳定币和智能合约相结合可以成为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中的交换媒介。但是,需要进一步讨论数字货币的实用性和可编程性,以确保它们不会损害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和可替代性。
到2022年,19%的美国工人从事的工作最容易受到人工智能影响。23%的工人从事与人工智能接触最少的工作。其他工人可能会不同程度地接触人工智能。
随着人们对基因和基因改造及其对医疗保健的影响以及对粮食安全、生物生产等方面的创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物技术经济或生物经济的市场价值呈指数级增长。
显示 3145 条中的 581 到 60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