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新冠肺炎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城市往往是全球问题的前线,填补了由于国家和国际应对措施不足而造成的领导空白。因此,在决定关键全球治理问题时,市长们正寻求在形成多边协调和影响各国政府的决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北约之所以能挺过唐纳德·特朗普任美国总统的这4年,很大程度上多亏有国会的大力支持和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的英明领导。在欧洲各国首都钟声四起、烟花绽放欢庆乔·拜登当选后,北约需要认识到,它无法再回到往常的状态。在这4年间,世界已向前发展了,而北约为了保持自身的重要性,它需要继续恢复活力。
目前,中东地区正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但迄今为止,该地区政权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各国政府抗击新冠病毒的措施不尽相同,但都没有引发强烈抵制。
新加坡认为与美国的关系和伙伴关系对其安全政策至关重要。它认为美国的地区存在在确保其驾驭区域安全环境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和行为更加坚定主动令这一环境日益复杂。同时,中国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即使抵制中国的影响力,新加坡也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
美国2017年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美国国防战略摘要》明确指出,世界将重返大国竞争,最明显的是与中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美国与日本的持久联盟不仅是美军在印太地区势力的基石,还扩大并加强了美国在这片广阔地区的影响力。
在与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美国与盟国和伙伴国的合作效率对美国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为了促进更紧密合作,美国需要了解盟国和伙伴国如何看待自己和中国以及它们如何应对中美竞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政策界更加关注破坏全球价值链的挑战。在中美脱钩、贸易和供应链保护主义以及当前疫情等意想不到的冲击下,在一个战略不确定性的新时代,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对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产业价值链的新压力。
经过多年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签署。RCEP的电子商务部分是建立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框架之上的,这并不奇怪,因为许多CPTPP成员国也是RCEP成员。然而,RCEP增加和删除了一些内容,为成员国对数字贸易和数据流动采取限制性措施提供回旋余地。
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新冠肺炎疫情给拉丁美洲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伤痛。在此次疫情之前,该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有望增长1.8%,较2019年0.2%的增速有所增加。然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受疫情影响,今年该地区经济预计将萎缩8.1%。
拜登当选为美国第46任总统几无悬念,但拜登政府面临五方面挑战:一、特朗普主义。二、应对中国。三、移民政策。四、中东议程。五、贸易政策。
中国经济似乎已恢复正常。随着中国总体增长数字的恢复,中国提出了未来五年雄心勃勃的经济议程,作为新经济良好指标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恢复了乐观情绪。
农村社区需要适应21世纪国家和全球经济、人口和气候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对种族不公正的关注加剧了这种紧迫性。要想从疫情中恢复元气,增强美国经济可恢复性和繁荣程度,减少社会脆弱性,并解决长期存在的种族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就需要制定政策,使更多样化的地方繁荣起来。
为了迎合美国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呼声,促进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拜登—哈里斯政府需要做的远不止是重新加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美国还应扩大有关气候和清洁能源的国际援助计划。
这场危机影响巨大。虽然最近有疫苗问市,但对于这一大流行病短期内的走势和传播情况,以及后续影响仍有许多未知之处。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改变和改革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人们希望决策者能够在中期内迎接挑战,应对新冠病毒和此次疫情加重的相关挑战——无论是气候危机、不平等程度日益严重、就业无保障,还是国际合作。
美国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关注有关中美之间长期战略竞争的两个核心问题:如何评估美国相对于中国的表现,以及哪个国家在印太地区拥有更大影响力?兰德空军项目研究员针对这两个问题,首先定义了大国竞争背景下影响力的含义,并创建了衡量美国对中国影响力的框架。结果清晰地展现了美国和中国在印太地区第三国的优势和劣势。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后,在社会疏远和隔离的时代,文化和创意产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经验表明,革命性变化可以以指数级、非线性速度发生。曾经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系统性变革最终实现了,比如汽车、电话和电脑方面的技术进步。向零碳未来的快速过渡也提供了同样的机会——但前提是要在关键领域进行明智和积极的投资。国家、企业、慈善事业和其他方面必须立即落实政策、激励措施和金融投资。
拜登当选美国总统预示着美国外交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对伊朗的政策。这些变革要等到2021年1月拜登就职日之后才能开始实施,而现在迫切需要其他国家来填补这一缺口。最适合完成这一任务的莫过于美国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它们已经在促成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对气候、自然和人类产生积极的影响,重新构建强健、可再生、有弹性的粮食系统应该是美国下届政府的优先议程。粮食系统对于确保2050年生活在世界上的100亿人能够获得安全、健康和有营养的食物至关重要。对全世界数亿人来说,农业是生计来源。
在经历跨大西洋关系多年紧张后,布鲁塞尔的官员和观察人士认为,拜登政府的风格和政策有望发生重大变化。分歧将会继续存在,但美国政府的总体做法肯定会更有吸引力,更接近欧洲主流政策偏好。
显示 4825 条中的 3801 到 382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