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政策简报分析了当前阻碍西巴尔干地区实现能源多样化和绿色化的因素,并讨论了最近启动的欧盟西巴尔干绿色议程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改革依赖于原材料贸易的经济需要导致OPEC+成员之间竞争加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阿联酋和沙特不会倾向于作出与石油开采有关的激进决定。尽管目前争端很可能会以妥协告终,不会出现价格战,但欧佩克内部类似的摩擦将会重演,导致油价波动加剧。
脱离化石燃料的长期转变对各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鉴于这些公司在全球油气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国家石油公司的发展对未来能源供应、气候结果以及产油国经济和财政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在化石燃料补贴上花费超过5000亿美元。如果各国要实现《巴黎协定》脱碳目标,就需要迫切解决这些补贴问题。为此,各国需要准确衡量向化石燃料提供的各种支持,并据此制定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需要确定并解决生产和消费补贴问题。美国现在有独特机会来领导这一全球努力。
本文旨在了解疫情现状和限制流动政策措施的影响,了解疫情期间人员流动趋势,以了解全球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整体移动趋势。本文还将燃料需求与遏制疫情传播的政策措施造成的流动性限制联系起来。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和经济体造成多重影响。分析疫情对能源部门的影响与分析经济部门同样重要,因为疫情对能源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在主要能源需求领域中,疫情期间亚太地区只有住宅和建筑行业能源消费出现增长,这主要是强制封锁和在家工作战略导致的。在工业、运输和商业部门,能源需求平均分别下降约10%、8%和7%。
《欧洲绿色协议》的签署,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欧洲经济停滞,都促使欧洲成员国团结一致,进一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俄罗斯于2020年6月对这一全球趋势作出敏感回应,启动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为中心的具体项目,以供应商的身份参与世界启动的新“氢游戏”。
本书探讨了亚太地区的清洁能源投资需求和融资缺口,并讨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它审查了清洁能源的现有融资方案和方法,并列举了如何应用这些方案的国家案例。
7月1日的欧佩克(OPEC)会议以僵局告终。尽管所有主要石油生产国原则上同意从8月到2021年底每月集体增产40万桶原油,但它们未能就协议的持续时间达成一致,进而导致协议搁浅。这种僵局反映出石油市场上的最新分歧——即如何分配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利益。
本文旨在为巴基斯坦2019年替代性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实施提供路线图,为实现国家目标提供技术和政策措施,以促进巴基斯坦清洁能源转型。本文提供具体的政策建议,以促使巴基斯坦转向清洁能源道路,主要以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和经济可行的方式利用巴基斯坦巨大的未开发可再生能源潜力。
氢是脱碳和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关键能源载体,处于全球能源格局的最前沿。自1970年代,氢一直被视为“未来燃料”。现在,绿色氢正享有越来越大的政治和商业动力。氢有着广泛用途,可应用于运输、发电、能源储存、出口等领域。鉴于此,绿色氢或将成为能源供应系统的重要一环。
中巴经济走廊的电力项目主要以塔尔地区的煤为基础。尽管这些项目对地方、区域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但公众仍然强烈关注煤矿开采对该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景观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与石油需求达峰前景相关的重大地缘政治问题及影响,其中包括石油市场份额可能在主要生产国之间重新分配;国家失败或主要产油国内部政局动荡的可能性;需求达峰对主要石油消费国的地缘政治影响。
过去10年,中国煤炭发电投资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如今,中国以外其他地区煤炭发电投资都在放缓。近年来,对于中国支持的煤电项目,被取消的拟议产能远远超过正在建设的产能。对受援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融资方来说,新增煤炭增长放缓是一个机会,可以全面转向零碳技术,以实现能源安全目标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尽管核能是法国工业的主要部门之一,但其发展前景仍不明朗。日本福岛核事故动摇了公众对核能的支持——仅有略超过50%的法国人希望继续使用核能。欧洲能源市场的“去垄断化”使法国核能的未来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也影响到潜在外国买家对法国技术的购买决定。
随着《欧洲绿色协议》和2050年气候中和目标的通过,欧盟的能源基础设施政策已经过时。对《跨欧洲网络能源条例》(TEN-E)的持续审查应引发对欧洲能源转型战略的深入讨论。
过去数十年,天然气在能源领域发挥了重大——有时甚至是地缘政治——作用。现在它是仍能源组合的一个关键要素,满足了1/4的能源需求。美国页岩气革命和世界各地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的建设为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液化天然气,使其成为丰富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全球性资源。
要实现预期国家目标,以色列肯定需要在氢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太阳能存储等创新技术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但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可能需要与邻国在水和太阳能等关键领域进行合作。约旦、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和以色列之间的可再生水资源关系可以显著推进气候目标,并为所有相关参与者带来经济和政治利益。
在拉丁美洲,智利在2040年前全面淘汰煤炭生产的倡议对该国遵守《巴黎协定》规定的国家自主贡献以及实现其国内脱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尽管削减智利的碳排放量迫在眉睫,但确保在此过程中煤炭工人不会在经济上被抛弃,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有关公平过渡的主要挑战之一。
在印度,仍有7.8亿人无法获得现代能源。由于社会和文化规范赋予女性为家庭获取食物和能源的主要责任,女性是能源贫困的主要受害者。本文研究了能源贫困对印度农村女性的影响。
显示 1867 条中的 881 到 90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