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补贴减少,但2020年中国创纪录的风电装机容量确保了其在全球风电行业的领先地位。
目前,日本主要通过进口化石燃料来满足能源需求,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进口国之一。能源部门对日本的稳定和发展十分关键。安倍虽然为日本提供了亟需的政治稳定和连续性,但他在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方面的领导力并不充足。因此,菅义伟领导的新内阁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2020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日本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尽管对实现该目标的能力表示怀疑,但日本已然采取了若干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菅义伟提出的措施包括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保证安全前提下继续推进核电等。
本文追溯过去15年清洁能源生产和贸易历史,重点关注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本文记录了各国政府如何帮助开发这些技术,以及这些行动如何引发贸易争端。
化石燃料在资源开采、提炼和发电社区产生巨大经济影响。因此,清洁经济转型并不那么简单。以化石燃料为就业中心的居民和企业往往以怀疑或恐惧的态度看待这种转变。幸运的是,一个潜在的政治解决方案就在眼前。对可再生能源生产潜力地理数据库分析发现,美国许多目前的化石燃料中心是生产可再生能源的理想地点。
欧洲绿色协议具有重大地缘政治影响,其中一些可能会对欧盟伙伴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地缘政治影响将影响欧盟与邻国重要国家(如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以及与美国、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全球参与者的关系。欧盟应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合作,促进其经济多样化。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波罗的海利用风能潜力的兴趣日益浓厚。在这一领域展开区域合作将有利于欧盟气候政策的实施,且通过发展电力连接,将有助于在波罗的海地区发展更具竞争力的电力市场。这为波兰创造了机会,波兰投资海上风能将不仅有助于减少排放,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创新的动态发展。
美国和韩国在民用核领域是长期合作伙伴。虽然核能是两国电力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但两国的核能产业都在苦苦挣扎。本文探讨了两国如何共同努力振兴各自的核能工业。作者认为,研发、双边贸易以及向第三国出售核能技术是两国双边合作的机会,这会加强两国的核能产业。
德国政府希望美国拜登政府削弱对“北溪-2”项目制裁。德国正通过外交努力,推动美国接受完成并启动“北溪-2”项目。美国总统拜登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虽然他对输油管道持批评态度,但他也寻求与包括德国在内美国盟友建立更密切关系。
美国制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破坏了德国的能源主权。结果,围绕一国在能源事务中的战略能力的问题最近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德国,德国以前很少关注能源主权的概念。
如果不进行新的核能投资,英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将面临风险,这意味着英国对化石燃料发电的依赖性日益增加。这可能导致政府不得不在实现净零排放和化石燃料发电之间进行选择。报告认为,要确保英国能够以符合“净零排放”的方式应对到2050年翻番的电力需求,政府就必须继续支持核能发电。
拜登政府承诺,将引领美国联邦层面气候行动进入一个新时代,承诺扩大可再生能源,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本文讨论减排、清洁增长和能源可恢复力等关键措施,如何影响人们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的看法。
在北半球创纪录的严寒天气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迅速上涨。寒冬刺激了对能源的需求。今年严寒的冬天可能会让许多国家调整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计划。在极端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急剧下降。天然气发电厂、核电厂和所剩不多的燃煤电厂在挽救局势。
地中海对全球经济具有多重重要性。但是,政治动荡和冲突经常阻碍该地区的增长和经济一体化。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作为地中海增长动力的贸易、投资和能源的区域动态的主要特征,以期评估该区域的现状。
新冠肺炎疫情及疫情应对措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致汽车、建筑、电器等行业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全球石化行业正面临着以下挑战:经济增长缓慢、原料价格波动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壁垒增多,以及健康、安全和环境要求提高。在此情况下,石化行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韧性,以实现未来增长。
可再生能源在美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得益于各州的承诺和企业电力购买协议。尽管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力越来越强,但它们仍然面临挑战,尤其是在间歇性和存储方面。本文探讨可再生能源进一步融入电网对能源安全的影响,着眼于间歇性和对灵活容量、电网稳定性、远距离传输和网络安全的需求。
拜登新政府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加快全球气候行动,并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对任何一届政府来说,一条简单的黄金法则是,到有机会和动力的地方去。这也应该是气候行动的黄金法则:在已经存在的基础上,加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与取得进展的人合作。
海合会的决策者必须克服以往推动经济多元化工作存在的缺点,并为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激励。海合会成员国还应建立主权财富基金,避开持续需要政府支持或补贴的项目,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最后,它们必须让公民更紧密地参与财富和经济多元化工作,包括鼓励个人储蓄和投资。
“北溪2”管道是拜登政府初期的外交政策考验。一方面,新政府急于重启与欧洲的关系,并在气候和其他问题上找到共同点。“北溪2”项目引发的紧张局势破坏了这一目标,还可能破坏本应卓有成效的能源和气候会议。另一方面,美国两党都强烈反对这条管道,美国新政府的选择有限。
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有可能成为美国总统拜登加快能源转型、打造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制造业竞争力的天然盟友。毫无疑问,两国都会乐意看到贸易关系恢复到较为稳定的状态。然而,三国围绕能源议程的紧张态势正在显现。
显示 1812 条中的 901 到 9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