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会就中国问题与特朗普政府做交易。 没有俄罗斯的支持,美国在对抗中国上什么也做不成。
特朗普政府对危机的管理惨不忍睹。总统这一职位被建立在粗暴质疑美国政府合法性的基础上。特朗普即便手握所有在全国层面管理危机的必要工具,比如确保口罩和医疗物资库存、强制戴口罩甚至决定全国或部分地区实行封闭,但他就是拒绝采取这些措施。相反,他质疑政府在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甚至是总统权力本身。
“黑天鹅”的比喻与现状完美吻合:尽管近20年来,分析人士一直在考虑暴发全球性疫情的可能性,但并不认为疫情会演变至如今这种规模。大型危机通常会成为各类趋势的催化剂,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全球化减速已经在发生。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板块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全线上涨。此后,科创板一直保持低调。直到一年后的7月,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中国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宣布在科创板上市。不久后,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也宣布在该板块的上市计划。
疫情对航空业造成巨大冲击——2020年原预计约有50亿乘客乘坐飞机,但实际人数可能只有一半。勉强自保的航空业极其脆弱,很容易受到新一波疫情的影响。可能直到2024年,航空业都无法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文章指出,在航空业复兴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两个目标:一是要确保航空业拥有更坚实的财务基础;二是减少飞行污染。
新冠肺炎疫情为老板们提供了简单明了的选择:要么有办法让员工安全工作,要么干脆关闭公司。一部分老板另辟蹊径,创造出第三种选项:弃用人类员工。受疫情影响,经济中的某些部分(例如工厂车间和仓库)的自动化步伐很大程度上会加快,一些工作岗位将消失。但总体上看,劳动者不用过于担心由机器人引发的大规模失业浪潮。
欧洲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西班牙经济危机加深。佩德罗·桑切斯政府的行动阻止了失业人数增加并保护了穷人,但公司的流动性仍然受到威胁。作为回应,政府推出了针对战略产业的援助计划,并就该国的复苏计划寻求政治共识。
尽管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但印度已成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且尚未达到感染高峰。这场大流行病引发了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削弱了它的投资吸引力,并减少了本可有助于其发挥更大国际作用的财政资源。
所有对TikTok的恐惧都源于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巨大的成功。根据Sen‐sorTower 的数据,全球超过20亿部手机下载了这个短视频应用程序。除了这样的成功外,TikTok的一大问题主要就是它来自中国。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新兴技术、尤其是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5G)的主要规则制定者。这是中国打造有利于自身的竞争环境的一种国家行为。 如果中国在标准开发方面成功占得先机,那么中国公司在为5G手机开发芯片和软件时将占据优势。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打算禁用TikTok(抖音短视频海外版),这是中国字节跳动公司推出的产品。仅在美国,该平台就拥有多达8000万名活跃用户。专家则认为,华盛顿期望将TikTok挤出全球市场并对中国施加更多压力。
在全球拥有10 亿用户的TikTok,目前正受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调查。早在7 月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曾说过美国打算禁止中国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其中就包括TikTok。
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业综合体的影响要大过对多数其它部门的影响。航空公司老板在重新评估旅客数量趋势,预计今年航空运输收入将下降50%,未来两年或将总计亏损1000亿美元。航空旅行业的另一端是机场。它们大约60%的收入来自对航空公司和乘客的收费,其余的来自零售和停车等。所有这些都受到冲击。
由于向数字经济过渡是欧洲和中国的战略目标,因此强调互补性以建立中欧数字对话和达成协议符合双方的利益。现在,中欧双方都有一个具体的机会,可以维持双边数字对话,改善中欧关系并缓解持续的紧张局势。
由于环境和长期经济原因,地中海盆地极易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需要更清洁的能源供应。该地区拥有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吸引了公共和私人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仍有一些障碍阻碍该地区的能源转型,但北岸和南岸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可再生能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俄罗斯正试图将其远东地区定位为物流枢纽,以促进与亚洲和欧洲的紧密联系。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输基础设施。然而,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东部现有基础设施存在严重不足。诸多因素也限制了俄罗斯获取和出口经济所依赖的大量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和贵金属。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的应用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亟需以崭新的政治视角思考世界。
自2013年以来,大型经济体出现过短暂的产出强劲增长,这似乎表明长期性经济停滞的风险在减弱。但事实证明,这些周期性上行是暂时的,而全球长期利率趋于零的趋势从未结束。除了这些通货紧缩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封锁对所有大型经济体造成了巨大冲击。
冠肺炎疫情正在对外交和国际关系,包括外交过程和外交政策的内容产生重大影响。新冠病毒就像一个催化剂,加快了已经存在的趋势。疫情迫使外交面对迄今被忽略的各种国际议程之间的冲突,结果可能导致更加深入的外交数字化。
中美紧张关系加剧表明,对于正考虑在海外收购企业的中国投资者而言,大流行后的环境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正在退出海外并购?其实不然。从长远来看,中国公司仍对海外扩张充满热情。
显示 5606 条中的 4561 到 45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