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盟暂时取消了有关各国对抗气候变化的出资规模的规定,允许政府引导公司度过危机,并使用公共资金最大限度地减少失业。本文建议通过为国家援助措施附加绿色条件将这些政策结合起来。这样,绿色复苏就有望实现。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重点并不是要在创新上超越中国,而是使其陷入困境。美国自身并未出台可靠的策略在其境内快速推广5G。特朗普政府正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试图击败中国,追赶华为的步伐,奉行内化的产业政策,还是加强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呢?
技术就是力量。谁能控制全球数字基础设施,谁就能控制世界。这就是美国担心中国成为技术超级大国的原因,这也解释了美国全力打击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的行为。华为在5G技术和网络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预计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中枢神经系统。然而,无论怎样,美国都将输掉与华为的斗争。
此次疫情让一个旧观点重回视野,即某些行业具有战略意义,不能任由其市场化,应予以特别保护。这一观点理论上十分诱人,但实践起来非常危险。一方面,“战略”的范畴难以界定。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也会想方设法挂上“战略”名头,从而享受到保护伞。因此,各国政府不该对战略保护主义操之过急。
尽管英国在亚太地区所面临的环境充满挑战,但该地区也拥有巨大的机遇。英国的亚太策略应包括以下七个关键内容:与中国建立务实、有原则的关系;不通过“中国镜头”来界定亚太地区;确定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和优先次序;利用好英联邦这个网络;安全参与与军事部署并行;建立伙伴关系以实现影响最大化;加强战略沟通。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依靠各个国家单打独斗不足以解决问题。欧洲现在必须在整个欧洲层面制定一项强有力的计划。特别是,它必须向最脆弱的人群提供支持,并在整个欧洲增加投资,以确保从这场危机中恢复过来。不需要永久债务担保机制,也不需要共担现有债务。但是,必须有共同的资金来应对疫情和管理经济复苏。
危机引起的经济收缩是局部性的,但是这些收缩在连续的地理波中展开,从而延长了其全球持续时间。随着疫情对各大经济区的打击越来越严重,产生的第二轮影响阻碍了最先受灾地区的恢复。
发展中国家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迫切需要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国际援助,帮助它们遏制疾病的传播并加强其卫生系统。应特别注意支持世界各地难民营中的难民。尽管欧美目前正忙于国内的抗疫战斗,但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支持也符合其自身利益。
新冠病毒已抵达非洲,几乎每个国家都受到影响。人道主义危机迫在眉睫。由于非洲各国医疗体系薄弱,其死亡率可能比意大利、中国和美国高得多。当前危机结束后,旨在改善非洲卫生系统的援助必须不再是免费的,而应包括条件和职责,其中包括非洲各国政府若不履行职责而应采取的制裁措施。
新冠病毒引发的流动性限制和经济活动崩溃正在对环境产生积极的短期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减少。但是,这种大流行对当地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的积极影响可能是暂时的,排放量随后有望反弹。人们可以通过迅速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新冠病毒,但限制全球变暖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大规模挑战。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使法国经济陷入停滞,法国统计局指出经济活动相对于正常水平下降了35%。即使是蓬勃发展的公司也可以在几周内被这种巨大的冲击所击垮,所以各国政府的反应非常相似。为了防止企业破产,它们以大规模信贷担保和递延纳税的形式(其中许多将永远不会收取),将流动性延伸到私营企业。
目前为止,欧盟还没有向意大利公众施以善行。欧洲领导人必须克服分歧,采取进一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这场危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否则意大利或令欧盟“土崩瓦解”。采取果断行动来扭转在意大利盛行的反欧盟言论符合所有成员国的利益。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产生重大影响。实现与贸易有关的目标现在看起来比以前更加艰巨,特别是对于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危机的发展,小而脆弱的经济体面临着四个主要挑战。
随着疫情高峰的过去,欧盟应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其外部政策的影响上。欧盟应该从考虑邻近地区的需求开始,即使目前其援助它们的能力有限。欧盟不应忽视大流行对新兴市场的经济影响。此外,欧盟还应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合作,以确保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不会成为采取长期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借口。
乌克兰对危机并不陌生。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正值该国已经面临若干严峻挑战之时,包括经济脆弱和顿巴斯地区冲突持续。 为避免新的经济危机并防止乌克兰资源贫乏的医疗体系崩溃,乌克兰将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采取协调一致、沟通充分的应对措施。
许多经济学家却支持疫情期间的囤积居奇行为。需要明确的是,这些经济学家并不是希望民众买不到防疫用品。他们认为,飞涨的价格会刺激生产,而限制价格的政策则会限制供应,弊大于利。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口罩短缺显示,经济学家的这种观点需要修正。
4月12日,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及以俄罗斯为首的盟国表示,从5月至6月,它们会将石油产量限制在约1000万桶/日,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减产。这一协议可能会在2020年晚些时候产生更大的影响。随着需求开始回升,受协议设定的石油产量限制制约,油价将回升。但是,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人们终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危机过后全球贸易将有所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将发生变化,这不仅是因为各国政府当前正将贸易作为应对疫情的政策杠杆(通过施加贸易限制或通过降低关税),还因为存在更多结构性因素,例如数字化的推进。
危机时期,投资者通常会寻求避险资产,从而导致资本从新兴市场逃离,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局部影响和某些关键商品的价格暴跌也正在造成破坏。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似乎是风暴的开始,而新兴经济体的财政和货币操纵空间要小得多。
面对疫情危机,法国将重返干预主义政策,并加大政府对经济的投入。法国当局还希望利用当前的情况来减少该国经济对外国合作者的依赖。即将到来的危机将加大法国政府提议进一步深化欧元区一体化的倾向,尤其是在财政和社会融合方面。在马克龙的支持下,“新冠债券”的想法可能再次引发有关欧洲债券的讨论。
显示 5539 条中的 4901 到 492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