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各部门应协力应对这次疫情,而不能仅依靠卫生系统。政府应为医院筹集人力和财力,向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企业提供支持,遏制恐慌并帮助金融市场恢复平静。此外,企业也应推行病假工资。然而,鉴于各国的卫生和经济政策已经远远落后于疫情的发展态势,各国须优先考虑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
低收入国家的决策者越来越多地追求另一种高质量的增长方式。这种增长应该是技术更加密集型增长,生产结构多样化,能够抵御冲击,创造就业机会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为此,至关重要的是要促进经济转型,将生产活动从低生产率转变为高生产率。
一系列区域机构支持与免疫及公共卫生政策有关的国家决策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不同地理区域的五个机构,这些机构重点关注主题的方向和广度各不相同。
鉴于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复杂境况,一些人认为,可能有必要对国际外交进行升级,也许应在建立跨国交流渠道时采用更高的技术。已经在进行技术升级的此类领域之一是在国际外交中使用人工智能。特别是,中国一直在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为外交官提供有关国际舞台可能情景和事件演变的见解。
美国于2月5日正式对外发布其新版中亚战略。过去几年,西方世界对该地区重新予以关注。自2013年以来,该地区已大大融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早在约一年前,欧盟也发布了其中亚战略。欧盟和美国的战略有很多相似之处。
美国和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协议在很多方面都远不够完美。协议签署之前,美国并不能迫使塔利班完全结束敌对行动。塔利班方面最多能做到的是“显著”地减少敌对行为。此外,也没有人能够确定阿富汗谈判会有何结果。总之,和平协议的签订更像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欧盟与英国之间备受期待的贸易谈判3月2日启动。据悉,双方此次谈判的目标是缔结一个与欧盟-加拿大自贸协议类似的无关税和配额的贸易协议。然而,双方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存在巨大分歧。有专家预测,英欧双方有约50%的几率无法达成任何协议。
2005年出版的《打破竹子天花板》一书中介绍:在美国,亚裔美国人的收入和教育水平均居于前列,被视为模范少数族裔。尽管如此,美国鲜有亚裔能够成为企业老板。15年后,情况依旧没有太大变化。有研究指出,南亚族裔在工作方式上比东亚族裔更加自信,这与西方对领袖的认知相吻合。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27日报道称,在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之际,中东国家纷纷对中国提供支持。
俄罗斯《独立报》26日发表该报经济部主任米哈伊尔·谢尔盖耶夫的文章称,特朗普试图拉印度加入“蓝点网络”计划,但该计划无法阻止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诸如物联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数字平台之类的数字技术已成为成功应对气候突发事件的必要条件,同时又可以提升客户的能力。气候突发事件、能源转型(就脱碳和分散管理而言)和数字化已成为相互关联的趋势,对能源行业构成挑战。更好的数据质量、更高的连通性和自动化已经使能源系统变得更便宜、更高效。
德国出口商受中美之间现已生效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影响将尤其严重。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通过计算得出,由于贸易转移,德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明年可能减少近45亿美元,汽车、飞机和工业机械等行业尤其将受到冲击。巴西的大豆种植者受到的打击将更大。
欧洲央行2019年11月发布的《金融稳定评估报告》强调了在全球不确定环境下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并综合阐述了欧元区金融稳定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令两国贸易摩擦降温,全球经济得以喘息。协议还为双方创造了可喜的政治喘息空间。特朗普希望以此助其在总统大选角逐连任,而对于中国来说,协议减缓了多种不利因素(目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但是,与开始建立更稳定的双边关系相比,该协议更具战术性。
中国积极在北极国家进行投资,努力提高在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并通过参与开拓北极自然资源和利用北海航道,努力提升其大国形象。
截至2月27日,50个国家报告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新冠病毒在未来数周和数月内将如何传播还不清楚。黎巴嫩的两起新冠肺炎案例引发了人们对难民营的担忧,在这些难民营中,集中着数百万叙利亚流离失所的人们。
即使新冠疫情很快结束,外国政府和企业老板也不会轻易忘记一个教训: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目前只依赖一个国家。如今,中国在原料药(API)领域的主导地位成为美国和欧洲政治家们的一个难题。
文章称,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于2021年2月5日到期之前,相关各方不太可能对如此复杂的协议进行谈判。
关于欧盟已发布的“数字战略”相关文件,作者指出,令人担心的一点是,欧盟的数字战略可以轻易地转为保护主义。如果这一战略转变为受保护主义驱动的限制性政策,将限制欧洲制定全球规则的能力。
为遏制疫情,中国的学校纷纷延后了开学日期。但中国教育部门指示,特殊时期停课不能停学。这一指示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的远程教学活动的大幕。
显示 5537 条中的 5081 到 510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