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韩工商领导人经济会议9月17日至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两国企业界代表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进行深度探讨。
首届老中电力技术论坛9月18日在老挝首都万象纳塞通变电站举办,旨在深化中老电力合作,服务老挝能源战略转型。
记者9月18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2025年1至8月,全国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4.6亿人次,同比上升14.9%;其中内地居民2.2亿人次、港澳台居民1.8亿人次,同比分别上升15.4%、11.2%;外国人5126.8万人次、同比上升27.8%,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589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62.1%,同比上升52.1%。
9月10日至17日,以“共建全球合作关系 共促可持续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
“在马来西亚的很多‘老字号’华人餐馆,无论点一杯热茶或者冰茶,大多数情况下端上的都是一杯‘中国茶’,不少仍用六堡茶冲泡,”马来西亚六堡茶协会会长、马来西亚中国茶商总会理事郭俊邦说,“这是传承百年的文化记忆。”
近日,“心联通 云南行”缅甸木姐南溪汉河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在瑞丽市启动。该项目将通过保护河流周边环境、守护河道生态等措施,推动中缅双方共同治理跨境河流,深化边境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9月17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会在昆明举行,来自英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希腊等国家的媒体代表、企业高管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媒体协作、发展活力与跨文化传播展开深度交流。
9月17日,2025丝路文旅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埃及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旅部门、媒体机构、相关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以文旅为媒,共话文明互鉴的美好未来。
9月17日,2025“一带一路”区域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会场座无虚席。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化面临碎片化”的时代考题不断被叩问,海内外嘉宾屏息静听,对当下区域合作的困境与出路积极建言献策。
日前,马印航空正式开通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至马来西亚梳邦国际机场的直飞航线。该航线是目前国内唯一运营的昆明—梳邦直飞航线,为往返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旅客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直航选择。
9月17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会在昆明举行。对话会以“互联互鉴 创享未来”为主题,是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9月17日,2025丝路文旅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约百位中外政府官员、媒体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活动,围绕“走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主题进行主旨发言,共同探讨丝路文旅创新发展的多样化路径。
2025年度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柬埔寨项目协议签署仪式9月17日在金边举行。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中国驻柬大使汪文斌以及柬方项目执行机构代表出席仪式。
记者9月17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今年1至8月,中国内地居民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超252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交流交往持续热络。
9月17日,为期2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闭幕。与会各方达成《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共识》。
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9月17日表示,中企承建项目复工是斯中两国密切沟通合作、两国关系良好发展的真实写照,斯里兰卡感谢中方在斯经济危机期间伸出援助之手。
金秋九月,新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约而至。这场国际经贸盛会助推中国与东盟国家全方位交流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澎湃动力。
以“人工智能时代中蒙媒体友好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蒙新闻论坛9月17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蒙古国记者协会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
9月17日,以“数智赋能气象合作 早期预警普惠民生”为主题的第4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气象水文部门、世界气象组织、相关高校和企业的代表共商区域气象合作与发展。会上,中国和东盟国家代表共同启动中国—东盟气象AI模型应用联合创新行动。
9月16日至17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举办,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蒙古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荒漠化防治议题。各国代表认为,中国防沙治沙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关键助力。
显示 44312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