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倒计时百天之际,第八届虹桥论坛主题议题发布解读会在上海举办。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彰显着中国的开放之诺,承载着全球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殷切期待,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可贵的确定性。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日前在巴西圣保罗举办。本届圆桌会以“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130余位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参会。
由中国路桥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7月26日迎来通车三周年。作为中克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三年来,有力推动当地旅游、交通、物流等行业发展,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民生之桥、友谊之桥、合作之桥。
以互信、互利为合作之基,以平等、协商为相处之道,以尊重多样文明促进和谐包容,以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繁荣,让“上海精神”持续照亮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之路。
在上海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发布《中国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该案例集以中英双语图文结合的形式,集纳了全球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中的部分宝贵成果,通过一个个中国AI与世界共同成长的鲜活故事,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对智慧共享、合作共赢的有益探索。
7月25日,第15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此次行动历时4天3夜,中老缅泰四方共派出执法艇7艘、执法人员100余名,累计航程700余公里。
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7月24日在福建泉州开幕。
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7月25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上发布了《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7月2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联合国同伊斯兰合作组织合作问题公开会上发言,表示中国支持联合国进一步深化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7月24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新华社、中国社科院、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郑州举办六场平行分论坛及交流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期间,新华社同土耳其德米罗兰通讯社、伊斯兰合作组织新闻通讯社联盟、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等外国媒体机构7月24日在郑州分别举行合作文本交换及签约仪式,旨在推动新闻信息交换、人员交流互访、媒体融合发展等领域合作,拉紧“上合大家庭”合作纽带,提升全球南方信息传播效能。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各缔约方政府代表聚集在此,倡议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守护“地球之肾”。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近60位中欧商会和企业负责人出席。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于7月23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峰会由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来自上海合作组织26个国家的150多家主流媒体、知名智库、政府机构以及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400多名代表参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7月24日在郑州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智库研究报告,建议打造更加紧密的地区命运共同体,重视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合作,增加不同人群,特别是媒体间和青年间的交流。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正式启动。封关政策措施包括哪些?封关后有哪些变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海南省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7月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外文局、上合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举行。活动旨在增进相互理解、深化战略互信,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显示 44313 条中的 681 到 7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