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国和法国均表示,为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欧洲和美国必须更加关注内部市场,将产业和就业岗位从世界其他地区转移回国内,扭转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化趋势。这听上去很有道理,却与现实相差甚远。
据彭博社分析,今年的计划投资至少达到14.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3万亿美元)。这是美国国会去年批准的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新增支出的两倍多,美国计划五年内共投入约1.1万亿美元。
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能源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因此,保障能源安全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议题。欧洲国家为确保能源供应而进行的斗争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的这一目标。
中国正努力成为国际标准制定领导者,数字丝绸之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数字丝绸之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一部分,旨在扩大其全球基础设施和市场。这两条道路都依赖于标准互联互通,而中国民营企业则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在技术开发和塑造国内外市场标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领导作用。
中国与西方的合作以及西方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可,会让中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且更愿意承担与其他西方优先考虑事项一致的风险。美中加大在基础设施和其他全球公共产品领域的合作,不仅会让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还会指向一种公正、可持续、和平的选项,替代大国之间日益升级的对抗。
新冠肺炎疫情颠覆了全球经济,导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大量损失。在本报告中,作者回顾了美国的经济记录,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和俄罗斯,以及美国的盟国和合作伙伴,包括欧盟、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以了解疫情带来的巨大经济变化如何影响地缘政治竞争和未来的安全环境。
美国于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新印太战略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关注有限。主要原因是,这一战略文件的内容与已经公开的内容大体一致,而且对行动议程(如何实施)的阐述有限。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制药参与者,是原料药(API)顶级生产商。根据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机构2017年的评估,中国生产了全球40%的原料药。而在1990年代中期前,世界90%的原料药则是由西方和日本生产。
鉴于中国自2015年以来正式对技术领先地位采取坚定立场,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对抗加剧,使得印太地区成为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新概念——“脱钩”、“竞争性相互依存”和“战略自主”——形成了中国与西方和印太大国重新竞争的产业格局。加强供应链安全的产业政策和举措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脱离道德和政治控制的科技是当今世界不稳定的基石,正以积极/消极的方式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旅行和互动方式。在此过程中,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不是所有基于现代科学的产品或服务都是有益的,而对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打击”也并非完全有害的。
世界在变化,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人民币或元作为定价货币单位。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人民币在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领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而且在未来几十年里还会变得更大。
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美中之间的国家关系趋冷,美国社会对华的不满情绪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的萎缩,已经波及在美国教授有关中国课程的人文学者及他们所属的本就边缘化的系科和课程。这些课程和专业的取消,不仅不利于华裔学者的生存,也将对美国一般中产阶级子弟通过大学教育了解中国造成负面冲击。
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的数字创新、系统和数据流脱钩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极有可能破坏数字世界稳定。本文对技术脱钩现状和中西方技术圈日益扩大分歧进行评估,并提供建议,以减轻技术脱钩带来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和经济活动。日本也不例外,因为其全球供应链脆弱,尤其是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高度集中。本文首先解释了过去几年日本供应链政策的最新发展。它认为,日本在确保供应链弹性方面的努力并未取得成功。随后,文章强调了日本政府在加强供应链弹性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
大熊猫的命运曲折多变。这个物种的生存与国际地缘政治、生态科学和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在大多数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电子商务仍远低于市场潜力。各国报告的网购水平都低于合理预测的水平,即使预测已经是基于它们有时仍然有限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文章指出,促进数字贸易是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长期以来的优先任务,以便支持它们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实现经济多样化。
从2021年初开始,华盛顿和北京重新努力加强半导体行业自给自足,以防范不断恶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全球芯片短缺。短期内,两国产业政策举措刺激私营部门对本地芯片制造业进行大规模投资。这些政策和投资的全部影响将在2-3年后,新芯片制造工厂投入运营时显现出来。
新冠肺炎疫情和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给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地区的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疫情中复苏的道路可能布满荆棘,但经济趋势表明,复苏进程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对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15年,美国是全世界在量子技术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共投资大约5亿美元。到2021年,此类投资已增至近21亿美元。不过据估计,同期中国在量子技术方面的投资从3亿美元增加到约130亿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占据了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因为受人类活动影响,过去两千年气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在任何全球气候解决方案中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中美关系迅速恶化,双边合作能力变得复杂。
显示 8220 条中的 3541 到 356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