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了全球第二邮轮市场。然而,中国邮轮游客人数在2018年下降了1-2%,2019年预计将降5-15%。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文章指出,邮轮早期受追捧的原因在于,它们十分符合中国游客的需求。如今,中国游客的“口味”正迅速变化,旅游更注重放松身心和体验异国文化,更加注重旅行的经历。
Ofo和摩拜市场推广的模式如出一辙:通过大量投资扩大共享单车的城市部署,借此吸引风险投资公司。与此同时,共享单车租金低廉,很多赢得了消费者青睐。然而,这一模式不具可持续性,企业持续亏损,因投入大量补贴而陷入瘫痪。
从中巴两国的国家身份以及合作内容来看,当前中巴关系具有双边、全球多边、跨地区等三个维度全面推进的特点,尤其是后两者逐渐成为中巴双边关系中新的增量项和重要支撑。
随着东亚和中东联系日益紧密,地缘政治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能源贸易解释了部分原因,因为日本、韩国和中国一直是中东石油和天然气的最大出口市场之一。就中国而言,双边关系已超越经济利益范畴,进入了战略往来阶段。
本文对世界主要消费市场(即欧洲、中国和印度)的可持续棕榈油需求及其主要挑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为何定义可持续棕榈油在实践中至关重要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随后概述了各利益攸关方在生产国中实现棕榈油可持续性的关键里程碑和努力。
马哈蒂尔拥护“一带一路”将给东南亚带来以下影响:作为一位年长且成熟的政治家,马哈蒂尔为中国提供了在东南亚进一步站稳脚跟的机会;加强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与美国印太战略宗旨冲突;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有关的贸易谈判提供支持,并抵制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与其他海湾城市群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系统,以及广东与香港和澳门间的“硬边界”。它的成功取决于人员、货物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程度。然而,香港似乎并不乐意对广东开放“边界”。此外,在最坏的情况下,大湾区或终结香港的特区地位,香港将被外界视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城市。
缅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应被视为解决马六甲困境的灵丹妙药。如果缅甸成功地利用其战略地位并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该国或将成为东南亚的重要物流中心,成为来自欧洲、阿拉伯半岛与中国南部地区的贸易与能源流的枢纽。
本文介绍了使天然气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的主要趋势,确定了未来几年天然气需求可能增长的行业和地区,特别是发电行业以外的行业和地区,如工业、石化、海运、非经合组织国家等。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和印度的天然气需求发展情况。
事实上,中国的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沿海地区城市的生活标准已接近或达到富裕水平,而内地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发展依然落后。这种发展不平衡没有引发社会动荡的原因在于中国政府一直在向贫困地区投入巨额资金,并伴有政策倾斜,用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投资。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所持的巨额美债是中国有底气以及特朗普保持谨慎的原因——一旦中国抛售美债,美国或将陷入财政危机。本文认为,中国所持的美债作为经济武器的价值存疑。
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否认战略和安全动机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但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已成为大国关系和竞争的前沿和中心。在制定应对“一带一路”的适当政策时,关键是要认识到,流行的“抵制”说法言过其实。对于那些担心中国影响力日益增长的人来说,宣扬各国拒绝共建“一带一路”是一回事,相信这一点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中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者。尽管全球数字经济前景光明,但数字经济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包括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为应对这些挑战所作的初步努力,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措施。本文建议中国继续参加国际税收论坛、采取单边措施、完善税收登记制度与加强税收管理能力。
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已从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峰值大幅下降。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减少经常账户盈余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缓解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的担忧。但它也有不利之处,即削弱了中国应对意外冲击的能力。
比起在国内上市,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能获得更好的资金流动性,所受监管也更加灵活。美国也从中获益匪浅,那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巩固了美国在全球股票市场中的霸主地位。
一些失信人确有难处,迫切需要帮助来摆脱困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曙光表示,引入个人破产制度将有助于那些需要喘息并降低金融风险的人,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承认一点——一些失信人陷入债务问题纯属无心之过,他们确实需要帮助。
中印两国人口众多,他们将在塑造21世纪世界的能源、经济和环境动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中印两国形成能够减少竞争和促进能源合作的双边伙伴关系将影响未来的全球能源治理趋势。
“一带一路”的已有多边机制,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上海合作组织等。“一带一路”项目的多边化,应当增加第三方合作,包括与欧洲、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合作,参与方越多,项目就越安全。多边化包括建立次区域多边机制。
韩国东亚所发表中国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Mingshen Zhang题为《中国的数字转型及其给亚太地区的启示》的文章称,本文分析了由智能数字技术进步引发的中国数字化,并研究了这种数字化给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文章称,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各个行业出现,但发展并不均衡。
罗伊研究所发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高级讲师Darren Lim等题为《华为与脱钩困境》的文章称,近期,特朗普政府通过发布政令,有效地禁止了美国企业和政府机构购买华为的设备和服务,以及向华为出售设备的行为。这是特朗普政府发起的中美“脱钩”活动的最新进展。
显示 7841 条中的 6181 到 620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