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事态发展对印度构成了严峻的政策挑战。因此,新德里的缅甸政策选择应取决于当地不断变化的局势。面对此起彼伏的抗议活动,缅甸军方是否能继续掌权还有待观察。如果目前的困境会让军政府更加依赖北京,将对印度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印度方面必须继续与军政府接触。
极端主义分子是互联网技术的最早应用者之一,他们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作为通信和动员工具的潜力。随着“伊斯兰国”的出现和崛起,该组织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对社交媒体的熟练运用给恐怖主义研究人员和反恐人士提出了严峻挑战。
导致人们心理健康恶化是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大流行病的一个特征。这场疫情表明,世界没有能力应对像新冠肺炎这样严峻的大流行病。更严峻的是,它在应对心理健康流行病方面的准备更糟。全球利益相关者迫切需要集中、跨部门的努力和投资,以对抗这种无声的疾病。
虽然疫情几乎摧毁了全球各经济体,但这并没有导致各国减少购买武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发现,2020年的全球GDP收缩了4.3%,但全球军费开支却比2019年增加了2.6%。考虑到疫情的全球性,多边主义复兴的期望化为泡影。
中国共产党不只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还对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不只有利于中国人民的福祉,也为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繁荣创造了更多机遇。
结合巨额财政刺激措施和大胆宽松货币政策的“拜登经济学”可谓来势凶猛。美国2021年经济增长预期升高到堪与新兴国家媲美的6%以上,但通货膨胀的担忧也在加剧。突然变得生机勃勃的美国经济将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但其通过美元贬值和利率上升正搅乱各国经济和市场。
海湾合作委员会一直是世界上主要的武器采购者之一。这种新型武器系统的发展已经掀起了一股购买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的热潮。把重点放在国防发展基本方面,特别是加强对几乎所有威胁都有效的被动防御措施,似乎是海湾合作委员会各国最有效的短期措施。
网络外交被广泛定义为使用外交工具和举措来实现一国在网络空间的国家利益,而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通常都明确体现了这一点。网络外交以软实力的多个层面为基础,被认为是缓解网络空间引发的巨大政治或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和潜在冲突的有效解决方案。
5月30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年春季会议举办“碳中和国际峰会”,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商界代表展开深入对话,共同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绿色科技创新,从而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
作为成立已经76年的国际多边治理机构,联合国系统为促进二战后世界经济复苏、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多边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的历史中,中国受益于联合国,也贡献于联合国,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联合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已经对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经济、世界秩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与西方世界接下来如何自我调适以在后疫情时代顺利、迅速复苏,是世界各国政府都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新德里一些政治精英仍然对美国充满美好期待,满脑子想的仍旧是如何借中美战略竞争来打造印度的“大国梦”,醉心于构造一个取代中国的弹性供应链,试图打造一个以印度为核心的疫苗联盟。只是,新德里要明白,有多大的手才能端得起多大的碗。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出现、相互交织,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日趋复杂严峻。在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是唯一正确选择。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投资旨在通过提高长期企业价值,鼓励企业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问题。要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并鼓励企业行为向净零排放转变,填补资金短缺变得不可或缺。
塑料废物通常具有巨大的未开发价值,通过循环经济进行再生,可帮助将塑料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一些评论人士称,由于过去5年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突然停止,以及全球供应链活动中断,全球化被“终结”了。然而,事实是,对于参与商品、服务、技术和金融流通的公司和投资者来说,全球化并没有消亡。
亚洲中等收入民主国家的民间社会对缅甸的非暴力反抗(CDM)表现出了道义和财政上的支持,并且对缅甸民主的恢复表现出异常高的同理心和支持。维持这种支持并促进缅甸迈向民主仍然是一项挑战,这一挑战需要亚洲中等收入民主国家的明确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大为推进了人们从使用实物现金过渡到数字支付方式的进程。与此同时,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日趋成熟。在此情况下,各国央行均开始认真考虑发行自己的主权数字货币。在这方面,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缅甸问题,东盟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但是,这是一场豪赌。如果缅甸的暴力持续下去,要求东盟采取行动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除非东盟迅速为五点共识,特别是停止暴力,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否则战略空间将变小。
近日,中国成为了第二个成功将航天载具着陆火星的国家。中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落地,将“祝融号”送入火星。对中国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科技成就。此前,仅有美国成功登陆火星。尽管这是中国的一项技术壮举,也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北京的成就也凸显了主要航天大国之间日益激烈的太空竞赛。
显示 4911 条中的 3281 到 330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