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8年谈判,15个亚太国家终于在11月15日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除进出口方面的利益外,RECP还将带来广泛经济和社会利益,并可能改变地区贸易自由化规则。研究显示,到2030年,RECP将为全球增加1860亿美元收入,其中大部分收入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日韩三国。
推动达成RCEP符合经济逻辑。RCEP成员国之间在签署协议前就已经存在强大的经济依存关系,各国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的28%。通过RCEP,成员国间的贸易将更为顺畅,进而促进中间组件和最终产品的流动。RCEP还将中日韩三国联系起来,为它们达成三边自由贸易协定铺路。
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鉴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这一宣言具有重要意义。就挑战和机遇而言,中国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对它有何意味?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一项包含15个成员的贸易协定,近十年前首次提出,15日在地区视频峰会上签署并敲定下来。预计RCEP不仅将帮助东盟国家明年从疫情造成的经济灾难中恢复过来,而且还象征性地凸显了该地区对于一些分析人士仍然相信会出现的“亚洲世纪”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已经导致全世界100多万人丧生,同时还造成了大规模失业,整个社会都遭到破坏。对于10个东盟国家和它们的5个伙伴———东北亚的3个和南太平洋的2个———来说,在这样的形势下走到一起促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一次大胆而无畏的信念飞跃。
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华盛顿与布鲁塞尔之间在伊核协议、北约成员国财政承诺、气候变化,以及欧盟在世界上的作用方面存在巨大分歧,使得跨大西洋关系降至历史低点。在这种背景下,拜登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获胜受到了欧洲热烈欢迎。拜登任职后,美国和欧洲之间关系有望改善。
随着印度不断使国防供应多元化,以及美国欲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间的伙伴关系,美印两国可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实施“印度制造”计划,印度希望主要国防制造商能在其国内建立生产设施来促进制造业。美国国防制造商正好可以从中获利。
目前,印度是一个拥有7亿互联网用户的国家。到2025年,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10亿。由基础设施、设备和应用程序组成的多层数字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安全威胁以惊人的速度加剧。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可确定优先级层次结构的方法,帮助印度有效利用有限的能力应对数字安全中最关键的挑战。
以为中国已过了制造业巅峰,这种想法既挥之不去,又误导害人。中国制造业事实上极具韧性,正如它持续增长和全球出口竞争力所证明的那样。中国制造业已经挺过了贸易战和关税战,基本上未受伤害,而且已开始未雨绸缪,从汽车到消费类电子产品为国家在各类产品制造领域保持长期领先做准备。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现有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弱点。这些弱点或会促使供应商更加重视供应链网络的韧性。那么,印度能否利用这个机会来巩固工业和商业基础呢?2020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公布“自力更生印度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印度和全球间的融合,增加制造业投资,让印度成为后疫情世界中跨国供应链的新全球中心。
美国第59界大选已经结束,现在是对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基本要素进行总结的时候了。特朗普被视为一名“巨大破坏者”,他不仅挑战了美国国内政治中的一些长期假设,也挑战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优先重点。本文展示了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对特朗普对全球政治的影响的评估。
9月22日,中国对世界作出承诺,力争于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雄心的气候承诺。这项承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意义不容小觑。尽管存在挑战,但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能够兑现承诺。
以色列在分析美国新政府的预期行为时应该把多重因素考虑在内。特朗普任期的结束需要以色列作出调整,比如在以色列相关的问题上建立两党合作的战略,努力拓宽与民主党人士和犹太裔社会的沟通渠道。
现有的世界化学武器控制体系出现了“松动”迹象。为遏制化学武器使用,国际社会于1997年通过《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但是,在2012年,国家使用化学武器的禁令被打破了。在接下来6年中,全世界发生了200余起针对平民、军事目标和政治人物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这些事件对过去一个世纪建立的化学武器控制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且这种影响将延续至2021年。尽管如此,东盟国家部署5G网络的决心依然坚定。在疫情期间,对移动技术、移动医疗、视频和在线聊天、数字市场等远程技术和数字服务的需求和应用将5G推到了东南亚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最前沿。
历时八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在15日完成了最后的闯关时刻———这项由15个国家构成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签署。一个亚太大型经贸圈应运而生,协定的签署也为亚太区域未来的经济合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日的最终签署,韩国企业的外销之路进一步拓宽。政府贸易部门当天表示,韩国汽车零部件及钢铁行业将因此受益。
2012年,东盟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加入RCEP。RCEP清楚地证明了东盟不可代替的东亚“中心性”。对于东盟成员国本身而言,RCEP的影响是历史性的。RCEP也是东盟促进中国、日本和东南亚之间为东亚造福而扩大接触与合作的最新例证。
中国正战略性地重塑高等教育领域培养新人才。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来看,强化国家的高科技人才基础对于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至关重要。本文对印度和中国旨在培育人工智能方面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印中两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计划和战略,以及它们的自动化就绪指数、人才保留和研究成果。
拜登团队承诺,在就职后立即回归《巴黎协定》,并让美国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然而,在这些领域,美国正面临着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拜登如要实现其气候目标,很可能需要依赖并信任中国。
显示 5087 条中的 3961 到 39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