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希望看到东盟起来反抗中国,但在中国日益上升的实力赫然显现的背景下,美国任何批评中国的表态都会因为现有的观点分歧和威胁认知而受到怀疑。
《日本经济新闻》对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中国企业占三成以上份额的品种多达15个,其中包括液晶板、电池材料等等。美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尖端产品的本国生产,但构建不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难度正凸显出来。
21世纪的全球领袖地位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逼入绝境,更不能公然或间接地为阴谋论推波助澜。相反,领袖地位意味着共情,并能向自己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学习。
“拜登主义”与特朗普的政策——而不是与奥巴马政府的政策——有更多的共同之处。在特朗普任内出现的新民粹主义现在正在拜登任内全面形成,标志着打破从克林顿到奥巴马的每位总统都遵循的新自由主义信条。
“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让内循环担当起新发展格局的主体角色,并让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之间形成良性互动,除了要在供给端做大做强“中国制造”,还要在需求端做多做高“中国消费”。
近日,有西方媒体报道称,英特尔在其新任CEO帕特·基辛格的带领下,正实施一项新战略,配合美国拜登政府提出的强化在美生产半导体的政策,加入由台积电和三星主导的竞争,并立志在四年内让芯片技术达到全球领先地位。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3日在阿斯彭论坛讲话中,把当前世界形势与二战结束时相比,认为前者走向开放与合作,现在则处于受限与分割阶段,成为对手和敌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东南亚国家是美国重要友邦或盟友,但又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所以“分割”将非常困难;但他强调的是和美国合作,例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
日前,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谈判代表宣布,已经完成约2700页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文本,将尽快推动法案的表决。这份总额1万亿美元的计划包括4500亿美元已批准的支出以及5500亿美元的新增支出。
2021年6月14日,北约第32次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这个走过了古稀之年的军事集团在其峰会公报中处心积虑,首次正式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搬出一系列牵强附会、杞人忧天的理由,大段渲染所谓“中国问题”,大有磨刀霍霍、兴师问罪之势。这样的姿态和逻辑自然引发国人的警惕和反驳。
上万名科学家再次呼吁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紧急状态,并警告说多个气候临界点正在逼近。
最近一段时间,欧美国家明显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新一波高潮。尽管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加,但面对德尔塔变异毒株,欧美单日新增的感染人数都在凶猛回升。截至8月2日美国最近7日平均每天新增约8.6万感染病例,法国最近7日平均每天新增感染超过2万。
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列巴近日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再次呼吁美国和欧洲提升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速度。这一呼声反映出美欧在对待乌克兰时,因为从地缘政治算计出发,产生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乌克兰成为美西方的“棋子”,另一方面却不想真心接纳乌克兰。
“中国威胁”正在以某些方式被夸大,这对美国外交政策战略来说适得其反,并会以危险的方式扭曲国内政治。
提起电子商务,普通消费者一般首先会想到零售业务。实际上,电商领域里企业对企业(B2B)业务所占的份额远高于网络零售(B2C和C2C)。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B2B电子商务价值占所有电子商务的82%。
中国未来最大潜力是市场红利,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全球贸易中心,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和现代商务环境最优的世界性大市场。中国对全球投资最大的吸引力之一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持续增长的巨大的国内需求。
美国的对华关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竞争,还需要更多内涵。美方需要清晰明确地向中方传递一种信息,即美方期待的美中关系不仅仅是竞争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把其所谓的“多边主义”挂在嘴边,四处游说、拉帮结派,企图“以实力地位”施压中国就范。近日,正在印度和科威特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度大谈“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在科威特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也不忘强调对以多边方式更广泛地处理全球卫生安全问题的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眼下又有回潮之势,掀起的层层巨浪惊心动魄。面对再度严峻的疫情,有人乐观,认为疫情会因为疫苗的出现而终结,世界将很快抚平创伤;有人悲观,认为疫情是分水岭,世界已面目全非,并进入未知水域,充满惊悚、悬念;还有人一筹莫展,认为疫情下的世界亦真亦幻,也许一半是过去,一半是未来。
美国和中国采取的政策是避免严重技术分裂的关键。世界其他国家通过置身于中美竞争之外,可以帮助在打造一个基于信任的新共识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过去四年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对美国普通百姓、对美中关系而言是一场灾难。它往往基于谬见而非事实。
显示 2261 条中的 1121 到 11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