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5日在深圳落幕,3300多家海内外展商参展,展示高新技术项目超过9000项,涵盖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驾驶、5G商用、8K超高清、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看到这些词汇,是不是感受到未来的中国科技感满满?没错,“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新发展格局里,数字化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重要动力,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产中断、物流阻滞、需求下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重创。后疫情时代,产业链供应链何去何从,成为刚刚闭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年会的热议话题。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5日公布,截至当日零时零分,香港新增1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包括5例本地感染病例和9例输入性病例。自11月11日起,香港连续5日发现感染源不明的本地病例。
本届高交会上,3300多家海内外展商带来了近万个“黑科技”项目,像昇腾技术一样带有“湾区基因”的项目还有很多。来自香港多个高校的产学研项目就吸引不少观众驻足。由于创新资源禀赋互补性强,“香港科研资源+内地产业资源”是大湾区协同创新的重要模式。
11月15日,天长市举办第三十届人才科技节开幕式。本届人才科技节以“辉煌三十载 创新再启航”为主题,由天长市委、市政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主办,吸引了国内众多科技工作者、各级人才以及中国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
15日,涵盖15个成员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RCEP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这意味着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诞生。
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10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机构预测,由于内需外需持续回暖,10月经济复苏进程延续。其中,“三驾马车”将呈现加快改善势头。国内消费快速恢复,出口将保持高速增长,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也有望小幅改善。
第二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释放的消息表明:中国—东盟之间的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蕴藏着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场景合作,从政府项目到合作到民间投资潜能释放……“万物互联”中蕴藏的庞大市场商机亟待深度挖掘。
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研发建设成果参展这场“黑科技”盛宴的数字广西集团,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观看、体验,成为全球高精新特展览会上的“超级明星”。
在于1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汇商聚智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世界500强企业首席科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周红波和华为公司副总裁亓震共同启动广西政府智能体。
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化教育发展论坛上,教育、互联网业界专家和政府官员以“人工智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融合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交流,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拓展合作空间。
2020中国—东盟汇商聚智高峰论坛以“聚才聚智聚成果,创新创业创未来”为主题,通过“科创中国”有效链接整合“政用产学研”各类创新要素,为中国与东盟的人才交流、创新创业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2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智慧服务信息平台签约仪式在延吉市举行。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10日举行。
本届峰会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众多来自国内外政商学界嘉宾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参会。
记者11月12日下午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商务部台港澳司二级巡视员朱莉11月3日在第十一届国际基建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下一步将继续全力支持澳门经济发展。
11日至12日,“第六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
近日,中国民航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民航10月安全生产运行情况、民航开展蓝天保卫战工作情况和民航启动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指出,10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93.9万小时,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0.1%。
显示 17209 条中的 7841 到 786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