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老铁路:钢铁丝路火热飞驰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唐云 2025-09-16 15:49:48

7月18日10时55分,一声汽笛声在昆明站响起,“复兴号”动车组缓缓驶出站台。这趟编号D86/3次的国际列车,将沿着钢铁轨道一路向南,穿越郁郁葱葱的普洱茶山,跨过奔腾的澜沧江—湄公河,10小时后抵达老挝首都万象。

“这样出国太方便了!”“早上还在昆明吃过桥米线,晚上就能在万象夜市喝老挝啤酒!”列车上,正在自拍的游客兴奋地说。

自2023年4月13日首趟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这条“钢铁丝路”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选择。截至今年7月15日,累计发送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旅客54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通道。

“火热”的不只是国际列车,今年上半年,中老铁路开通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度旅客发送量突破1000万人次,其中国内段814万人次、国外段193万人次。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跨境出行需求持续旺盛,累计发送跨境旅客达14万人次。

客运蒸蒸日上,货运同样表现亮眼。今年上半年,中老铁路货运量达1260万吨,同比增长25.9%。国内段运输货物超900万吨,增长35.4%;国外段超360万吨,增长6.7%。跨境货物运输量超300万吨,增长8.6%,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独特优势彰显。

依托高效稳定的“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品牌,东南亚生鲜农产品得以快速直达中国市场。针对东南亚生鲜农产品运输需求,冷链班列由日均1列增至4列。今年6月,老挝优质鲜芒果通过冷链列车仅用26小时便抵达昆明,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果篮子”。

中老铁路活力迸发的背后,是运输模式与服务能力的持续升级。磨憨铁路口岸通过5G、北斗技术打造的智慧货场让跨境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5小时以内,运输品类达到3000余种,涵盖东南亚热带水果、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温带果蔬等,实现了双向高效流通。创新运输模式落地见效,此前成功试验的罐式集装箱成品油“一箱到底”运输,大幅提升安全性和多式联运效率。铁路部门积极拓展“铁路+园区+产业”融合模式,在集装箱中心站辐射范围设立“站外站”,提供仓储、分拨、冷链箱充电等“一站式”服务,有效释放通道运能。

目前,中老铁路客货运输服务网络已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9个国家及国内31个省(区、市)。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中老铁路将继续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李承韩)

(原标题:钢铁丝路火热飞驰)

相关推荐
外交部:中方愿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各方深化互联互通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9月23日表示,中方愿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各方深化互联互通,携手推进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让开放合作的红利更多惠及人民。

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500万吨

记者20日从昆明海关获悉,自2021年12月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截至2025年9月19日,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突破1500万吨,货值超653亿元。

“连心稻”架起坚实“民心桥”——云南省与印尼巴厘省开展友好省合作

9月初,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贾蒂鲁维地区层层叠叠的梯田间,田园咖啡小屋、自拍区、景观秋千平台等旅游设施已初具雏形,多场农旅融合主题培训即将陆续开展。“今年,云南朋友与我们的合作更进一步,从农业拓展到旅游业,村民们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望着风景如画的稻田,当地传统村村长卡威尔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