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前夕,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在受访时表示,中国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一种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基于合作共赢的新型全球化。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贯穿整个“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对于青海省经济发展将产生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双循环策略(DCS)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旨在让中国降低对外国的依赖,在全球合作与竞争中占据优势,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尽管双循环不是一个内向型策略,但其中包含的雄心勃勃的工业和技术自主目标引起了中国贸易伙伴的广泛关注。
随着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淮河岸边却升腾着发展的热度。进入“自贸区时代”的蚌埠正站在“风口”、乘势而上,以蚌埠片区的“精彩开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增效提级。
根据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要在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中国会面临许多内部和外部挑战,发展思路需要与时俱进。为此,2020年5月,中国提出了“双循环”策略。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跨境物流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民营跨境物流企业如何突围?佳成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借力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改革创新红利,依托跨境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壮大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将中国快递品牌JCEX的服务区域覆盖到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伊始,中国出台了力度更大的降低进口关税措施。不仅适用的暂定税率低于最惠国税率,而且覆盖范围更广,总计涉及883项商品。在降税的同时,调整税则税目,涉及到8位税目8580个,使税目跟中国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更加适应。
在日前举行的复旦大学第四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吴白乙,请他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和未来发展分享看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该以怎样的姿态开启新的一年?日前召开的青岛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这座城市发展的路线图——坚持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着开放与发展不断前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指出,2021 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并要求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在这次会议上,中国高层领导人强调了他们对新发展理念———“双循环”的坚持,号召为打造发展新格局而努力,并聚焦推动高质量的增长。
12月15日,“新格局下可持续发展暨第七届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峰会”在京举行。在会议现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接受新华网专访,就“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话题展开讨论。
站在岁末年初的节点,回顾跌宕起伏的2020年——新华丝路按全球智库区域分布,通过大数据总结分析亚太、欧洲、美洲、非洲等各大洲的全年“热词”。本文将聚焦2020年的国内智库如何坚持“智慧引领转型”的高端定位,搭建多层次的“智见”矩阵。
“新变局·链未来—聚焦十四五 解码双循环”论坛于13日在广州举办。雪松控股集团副总裁韩刚在论坛上发表题为“全球经济展望与大宗市场分析”的主旨演讲时指出,面对内外多空交织的市场环境,雪松控股集团将顺势而为,优化布局,应对挑战,以全球化布局和平台化创新发展服务“双循环”战略。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雪松控股集团联合主办,雪松国际信托承办的“新变局·链未来——聚焦十四五 解码双循环”论坛于13日在广州举办。
12月13日,“新变局 链未来——聚焦十四五 解码双循环”系列论坛首场活动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雪松控股联合主办,雪松国际信托承办,多位业界资深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共话“十四五”规划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产业生态变革与创新。
“新变局·链未来——聚焦十四五 解码双循环”论坛于12月13日在广州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在论坛上发表题为“中国经济的新时代和新动能”的主旨演讲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是我国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破题之道。
今年以来,在海外订单减少、库存积压、现金流不畅等压力下,外贸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出口产品转内销成为外贸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选择。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地政府顺势而为,在政策、标准和渠道等方面积极突破,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取得积极成效。